1、历史教学案例-美国独立战争在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时,教案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前课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情况,引出新课,本来想着及联系前面所学,而且逻辑性很强,学生较于理解,结果学生兴趣不高,目光涣散,毫无兴趣!于是,在第二个班授课时,我调整了教案,提前印发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倒入新课。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幅漫画:第一幅漫画是一对母子的对话,母亲说:连糖都要上税。儿子问:苦吗?第二幅漫画是一个学生问税务局的人:毕业证书也要征税吗?第三幅漫画是:一只母鸡代表美国正在下蛋,嘴里还说到:苦啊!苦啊!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英国的)正在用篮子接鸡蛋。这三幅漫画依次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
2、了过来。当第三幅漫画出现后,有的学生就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时我提出了问题:母鸡为什么会喊苦啊?上面的漫画告诉大家美国的社会状况如何?我们一起探讨问题。有的学生就叫了起来:不好,要交税、受剥削!生1:那交税为什么会苦呢?生2:因为美国什么都要交税啊!生3:英国人把美国当成了会下蛋的母鸡阿!师:是啊,英国的做法损坏了北美人民的经济利益,北美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顺利导入新课,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大部分学生整节课都神采奕奕!自主参与教学,发问积极性很高,学生之间互问互答,效果明显!这两节导入新课不同的教
3、学效果让我陷入了反思:有时候老师讲的再细致,再有逻辑性,孩子们还是很难理解,不如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我解决了很大的难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备课,备课主要就是编写教案,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我的“操作工”而已。所以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