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化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狗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2、轴对称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轴对称的性质: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重合,对应线段重合,对应角重合。4、旋转的意义:物体绕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5、 图形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对应线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大奥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度相等。6、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1、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都是不
2、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2、 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3、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如:10、22、24、26、38、4、 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叫做偶数,如:0、2、4、6、8、10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如:1、3、5、7、9、11、13、155、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5、10、15、20、256、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126,1+2+6=9,9是3的倍数,所以12
3、6是3的倍数。7、 同时是2、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是0,如:10、20、30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也是10的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8、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3、5、7、9、11、13、17、19质数与质数相乘得到的是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9、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10、 奇数不一定是质数
4、,质数不一定是奇数,偶数不一定是合数。合数不一定是偶数。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同;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每条棱都是相等的。正方体的棱叫做棱长。棱长总和及计算公式12条棱的总和棱长总和=(长+宽+高)4棱长总和=棱长12表面积及计算公式6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 相连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00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
5、+ah+bh)2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体积及计算公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立方分米dm)、立方米(m) 相连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000体积=长宽高V=abh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容积物体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就是物体的容积,单位:升(L),毫升(ml)单位转换1dm=100 cm 1m=100 dm 1m=10000 cm1dm=1000 m 1 m=1000 dm 1 m=1000000 cm1L=1000ml 1L= 1dm=1000 cm 1ml=1cm 1 dm=1000ml 1 m=1000L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1、单位“1”的意义:一个
6、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单位只与分母有关。如:的分数单位是;3的分数单位是。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字母表示ab=(b0),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如23=。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6、真分数的意义及其特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7、假分数的意义及其特征:分子比分母大
7、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8、带分数的意义: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叫带分数,带分数都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又”字,如:3读作:三又八分之七9、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时候,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11、公因数和最大因约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求两个数的最
8、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1)当两个数成倍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13、最简分数的意义: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14、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1)当两个数中的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倍数。(2)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5、通分的意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1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
9、1后面写几个零做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及从左起第1个非零数字前面的0去掉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化成最简分数。17、分数化小数的方法:(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的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2)其他的分数化成小数,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1、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2、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发的法则计算。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面的。5、分数加减法的简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一组数的众数可能有1个或多个,也可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