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列宁吗?我们曾在哪篇课文中见过他?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课件)检查识字情况。(1)认读生字(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开火车组词)(2)认读词语(同桌互读-全班齐读)3、开火车读课文四、感受灰雀,铺垫情感的基调1、同学们对灰雀了解多少?(出示课件:灰雀的资料)2、指名学生读资料3、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找读读,和同桌谈谈体会。4、生汇报,师相机指导(1)公园里有
3、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课文中对灰雀羽毛的描写,指导学生简单领悟写动物的方法。(出示课件)比一比:a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b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歌唱,惹人喜爱。你认为那一句好,好在哪里?为什么?(播放课件:灰雀的鸣叫声)理解婉转。(2)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两句话。过渡:多么快乐,可爱的灰雀,给严寒的冬天带来了生机,你们喜欢吗?郑老师也很喜欢,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两个人很喜欢灰雀,你知道吗?(板书:列宁、小男孩)五、品读句子,感悟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课文中
4、有许多地方直接写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画完之后,同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2、生反馈,师相机指导(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列宁喜欢灰雀?(每次,都要,经常)有感情地读一读。(2)他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你体会到列宁什么心情?那个词能看出?(找遍)怎么才算找遍?试着读一读,读出列宁的心情。(3)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你体会到了什么?读一读。(4)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理解飞走、冻死、怕冷等词是列宁对灰雀的
5、担心。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5)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理解多好、可惜。,有感情地读,读出列宁对灰雀的惋惜。3、列宁经常去看灰雀,给它们带去面包渣和谷粒,在灰雀失踪之后,列宁找遍了树林,为它担心,为它惋惜,为它着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板书:爱)过渡: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灰雀到底上哪去了呢?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咱们继续讨论。六、指导写字1、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郑老师就写哪个字。2、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师范写。4、生练写,师巡视。板书设计: 5 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 捉 焦急 放回 列宁 小男孩 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