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厉店中学教师:熊江成课题: 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教材分析: 1.课本对本节内容要求知道大气会产生压强,并利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现象 2.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压强后,进一步学习气体的压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目标:1. 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知道大气压的大小2. 利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3. 知道粗略测量大气压方法教学重点:利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现象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高度靠大气压支持教学过程(一) 导入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提出问题:那么,空气也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
2、方向的 大气压强? (二) 新课进行1、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演示实验:(1)玻璃注射器为什么没有被拉下来?(2)蘸水的玻璃贴在一起为什么很难分开 ?(3)覆杯实验如图(1)在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如图(2)将杯子小心倒过来,发现硬纸片会掉下来吗?水会洒出来吗?为什么?(3)(1)如图(3)将杯子朝四周转动,纸片会掉下来吗?说明什么?(2)提问:覆杯实验让我们了解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讲解)(4) 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动画和视频历史上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5) 模拟实验 教师提问:为什么两个皮碗不容易被拉开?(学生实验并回答)讨论分析:从以上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归
3、纳总结:一、大气压强1、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 产生原因:1)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具有流动性3、浸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二) 大气压的测量: 1)用吸盘粗略测量大气压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直径d,算出吸盘面积;用蘸水吸盘放在光滑桌面上,挤出里面空气 问:为什么要蘸水和用光滑桌面? 学生答:增强气密性。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吸盘挂钩慢慢向上拉,记下吸盘刚好脱离桌面时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利用公式求出大气压 提问:原理是什么?评估有何问题?(学生讨论
4、教师讲解)2)托里拆利实验 问题的引出:问题1: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充满而不落下来呢?换更长的玻 璃管,水还会充满不下落吗? 问题2:如果玻璃管足够长呢?此时,玻璃管中水柱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3:当水柱不再下降时,管内水柱的压强和外面水面的大气压有什么关 系呢?3) 分析: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汞柱,也就是说此时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计算:P =水银 g h = 13.6 10 3/m3 9.8 N/ 0.76m =1.013教师讲解:托里拆利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这个实验测得水银柱的高 度为760mm,我们把这个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4) 拓展: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小结:一、 大气压强 定义: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 压或气压。 二、 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又具有流动性 三、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说明大气压非常大。 四 、托里拆利实验 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p= 760mmHg = 1.01105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