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音乐教学情趣教育初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机遇下难得的挑战。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在全新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我认为应从激发儿童情趣入手,探索形成了富有情趣特点的小学音乐教育新模式,所谓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
2、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从而取得可喜的成果。现将我在情趣教育模式下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做法概述如下:1以语激情教学艺术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作核心,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无味,失去艺术的魅力。音乐教师的音乐语言艺术。音乐语言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有一定指向性的点缀性音乐,其中包括音乐课中的师生问好、起立坐下、鼓励、过渡、情绪渲染等。教学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的始终,使学生一直沉醉
3、在音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从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律动进教室;用连续弹奏几个音区的分解主和弦表示起立和坐下;全体学生有表情地唱师生问好歌,回答问题后,让学生用鼓掌拍击节奏表示鼓励;在学生演唱或演奏前,根据不同的歌曲和乐曲进行不同的前奏提示。经常采用这些方法,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加强节奏观念。这些音乐的使用充分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准确诠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组织有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有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
4、以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是能够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音乐课上需要通过教师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的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而且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准确有分寸,使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因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课堂语言也要相应地生动形象、精辟凝练,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富于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乐之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小学音乐情趣教育目的。2以情感人教学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情感人也是现代教学的关键。我所倡导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听、动、演、赏、创”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情趣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