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属于复合材料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
2、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下列描述或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向Fe(0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硝酸钾固体,铜粉逐渐溶解 C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都是: D向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6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叉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SiO2 Al Al2O3 Al(OH)3
3、 Na2CO3溶液 Ca(HCO3)2溶液 NH4HCO3溶液 KHSO4溶液A. B. C. D.放电充电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 OH+ e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反应物产物KMnO4 、
4、H2O2 、H2SO4K2SO4 、MnSO4 Cl2 、FeBr2FeCl3 、FeBr3MnO4 Cl2 、Mn2+ A第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 O2B第组反应中Cl2 与 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第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 Cl2 Br2 Fe3+9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参考下表键能数据和晶体硅与二氧化硅结构模型估算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晶体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中,H的值为( )化学键SiOO=OSiSiSiClSiC键能k
5、Jmol1460498.8176360347A- 989.2 kJmol1B+ 989.2 kJmol1C61.2 kJmol1D245.2 kJmol1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7.45g NaClO中含有6.021022个NaClO分子B1.00 mol NaClO中所有ClO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3 C1 L 2 mol/L明矾经水解可得到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目为26.021023 D将2.00 mol明矾完全溶于1.00 L 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
6、得到Cl2C右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D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H+4e = 2H2O 12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3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
7、铜C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D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污水处理的常用化学方法有: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D是世界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简称回收标志答题卡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58分)15(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
8、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C洁净的铁钉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说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D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右图装置中适合的是_(填序号);装置B中的试剂最好是_,该装置的作用是_.16(8分)A、B、C、D、E、F、X存在如图所示转换关系,其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X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1)A的化学式是_。 (2)若X是强酸,将D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若X是强碱,少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氯化物。 少量的B跟Cl2反
9、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工业生产中BD的化学方程式为_。17(15分)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18(16分)某学生
10、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 。(3)B装置的名称是 ;E装置的作用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有a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数常数为(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19(11分)工业上综合利用
11、黄铜矿(CuFeS2)制备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铜及其化合物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冶炼铜的反应为。若中CuFeS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1molCuFeS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 (2)利用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制备高铁酸钠的方法为: 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得Fe(0H)3; Fe(OH)3与NaClO和NaOH反应,生成高铁酸钠。 a写出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 b验证炉渣中含有FeO必要的化学试剂为_。 (3)制备纳米氧化亚铜(Cu2O)时
12、用铜棒和石墨做电极,饱和食盐水做电解质,电解反应为。铜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4)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是_.期中试卷分析 呼兰九中 梁翠娟一、试卷整体分析 本次试卷的考察范围是高三复习完的知识,它包括必修一和选修四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等部分内容。从整套试卷看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程度。本次考试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为核心内容,知识层次清楚,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知识,使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的发展空
13、间。但试题中也出现了考查内容的片面性,例如:16题中的第三问的第一小题与18题中的第五问考查是同一内容;选择题1和14考查类型一致;此试卷的大题部分基本上都考得是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点稍多。二、试题的细目分析题号 题型 考查内容 分值 难度 学生平均得分 1 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环境 3 容易 2.8 2 选择题 元素化合物 3 容易 2.5 3 选择题 实验基础 3 中等 2.5 4 选择题 化学用语 3 中等 2.2 5 选择题 离子共存 3 容易 2.5 6 选择题 元素化合物 3 中等 2.1 7 选择题 电化学 3 中等 1.8 8 选择题 氧化还原反应 3 难 2.0 9 选择题
14、反应热 3 容易 2.5 10 选择题 化学计量 3 容易 2.4 11 选择题 电化学 3 中等 2.0 12 选择题 化学反应图像 3 难 1.05 13 选择题 元素化合物 3 容易 2.0 14 选择题 化学与环境 3 容易 2.7 15 填空题 实验基础 8 容易 4.5 16 填空题 元素化合物 8 中等 4.5 17 填空题 元素化合物 15 难 8 18 填空题 实验基础 16 中等 12 19 填空题 工业流程 11 难 3三、学生答题情况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在选择题方面还可以,但在做大题方面还有待于练习,能力还要加强培养,特别是像无机推断和工业流程题这方面的训练,学生
15、需要有坚实的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在后续的复习备考中加强训练。四、后续的复习建议1 、夯实学科基础,培养能力化学教学应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围绕教材抓双基,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选择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特别是要重视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以考试说明为据,立足课堂、稳扎稳打。特别是要加强实验复习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探讨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
16、。2、精讲典型试题,精讲精练我们一如既往地反对任何形式的题海战术,反对教师不加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成套的试题训练,这样既耽误学生的时间,又浪费同学们的精力,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甚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占有最大量的资源,既要有创新地推出一些典型例题,通过精讲、引伸、发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解题应用能力,还要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推荐给中学生,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当然在选择典型例题进行例解时,不仅要学会选择,花时间与精力最大限度地做到精选;还要学会“改造”,在条件信息的给予上、设问方式上有创造性的发挥。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选择一些习题组成专项训练题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3、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研读考试说明,关注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此外我们还要深入的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我们要把复习落到每个知识点上和每个空上,多加练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