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周河小学 康玲莉一、教学内容: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四、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那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这就出发了哦!(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看,这是什么地方呀?(游乐
2、园)。看一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你最喜欢什么项目呢?(指名说)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坐小飞机、小火车和过山车,好吗?(好)看看,我们首先要去坐什么呢?(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出示飞机图)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一数每架小飞机上都坐了几个人?有几架小飞机?(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将每架小飞机上的3人圈起来。)2、同学们,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呀?3、每架小飞机里都有3个人,有3架小飞机,想一想我们可以提个什么问题呢?4、要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是列在本子上。5、学生口答算式,师随机板书:3+3+3+3+3=154、学生读算式并观察:读了这个算式你了
3、什么?(加数相同,都是3)。那一共有几个3相加呀?(板书:5个3)(三)自主尝试,强化认识1、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解决小飞问题时首先通过观察找到了两条数学信息,接着我们提出了问题,最后列式。现在请你们按照观察提问列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研究下面两个项目好吗?(出示课件)2、汇报。出示小火车图。 (1)指名答每节车厢里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节车厢里都坐了6个人。)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图中将每节车厢的6个人圈起来。(2)指名提问?(3)指名板书算式:6+6+6+6=24(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6)一共有几个6相加?(板书:4个6)出示过山
4、车图(1)指名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指名提问。(3)请一名学生板书算式并数一数这是几个几:2+2+2+2+2+2+2=14,是7个2。(4)采访学生写完这个算式后的感受(算式长,很麻烦)师: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是10个2相加,20个2相加呢?这时你又有什么感觉?(算式更长,更麻烦)(四)认识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1、明确乘法的意义。师:7个2连加写起来麻烦,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听听小精灵是怎样说的。(播放课件)师: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板书课题:乘法)并读课题2、认识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1)列乘法算式。师:7个2相加,用乘
5、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7,也可以写成27(板书算式)。(2)认识乘号师:乘法算式中的这个符号就叫乘号。(板书:乘号)并拿出加号让学生感受“”是由“”斜过来写的。(3)乘法算式的读法。7读着:7乘2等于14;27 读着:2乘7等于14。(4)同学们,想一想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乘法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7又表示什么呢?(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3、算式对比。将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喜欢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板书: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那你能把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五)巩固练习。1、说一说下面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2、摆一摆。(先用小
6、棒摆一摆,再填写加法算式。)(如果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不能区分,老师可这样引导,将4个2后面带个单位,摆4个2根。)个个个3、填一填。(教材第页“做一做第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板书设计乘法加数相同的加法 比较简便。 个 或 个 或 个 读作:乘等于 读作:乘等于 乘号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
7、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难点,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观察每个游乐项目里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使学生感受到列加法算式从麻烦,引出乘法,让学生感受到乘法比加法简单。但是我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把握的不好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区分“几个几”中前面那个“几”指的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后面那个“几”指的是相同的加数,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突破教学难点上多下功夫。教学中,对于一些知识点,不能只是教师讲出来了,说出来了就可以了,应该让学生反复说,反复练,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