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天路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3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结合青藏铁路简介理解“天路”的含义,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及课外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一、导入1课前欣赏视频火车带我去拉萨2由课前活动引入课题-天路。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认识这条与众不同的路,她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国盐湖沼泽,奔腾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的称它为“天路”。二、课题质疑:1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2鼓励提问题的学生。三、展
2、示资料,引导整理资料,进行学法指导。1学生展示收集资料。2引导整理手中的资料。一类是: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课件出示有关恶劣环境词语)一类是:青藏铁路世界之最。(课件出示)四结合资料及简介理解“天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简介部分,思考: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圈一圈、画一画,在书中做批注。2学生回报3教师相机总结。青藏铁路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所以我们称它为“天路”。 (PPT课件,感受天路)4说话练习:理解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其为“天路”呢?。五、品读歌词。1听录音范读,感知十个情感2指名读歌词
3、1、2节,说一说这两个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盼)3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感情朗读1、2小节,读出期盼之情。5带着虔诚指名读这3、4、5小节。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6体会意义之大 。欣赏图片体会藏族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7感情朗读,读出赞美欢欣鼓舞的心情拓展: 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8感情朗读全文。(范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六、总结全文。七、升华感情,欣赏天路MTV,师生唱。板书设计盼 天路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赞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4运用“
4、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
5、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3)从“目瞪口呆”、“赞
6、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学习37自然段: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
7、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
8、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第8自然段: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三、情感升华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的使命,但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军事的情况,了解了匈奴的许多内情让汉武帝知道和中亚、西亚各国如何打交道。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战事中张骞才能以他对匈奴的广博知识节节获胜)四、复述课文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象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们更应该感到自豪,因为甘肃的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
10、经之道。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一名小导游,给到甘肃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介绍这令我们骄傲的丝绸之路。1小组内互相练习说。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板书设计丝绸之路 (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开辟者:张骞 (外交家、探险家,为丝绸之路花费了一生)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2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3围绕主题“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难点: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教学课时3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第一课时一、日积月累1我的
11、摘录笔记。2抄写丝绸之路的最后三句话,测试自己的书写速度。3读一读。二、畅所欲言1说说你知道的路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三、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1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笔记。2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想。3质疑深思。二、金钥匙 1幻灯片出示。三、运用此方法学习蜀鄙二僧1熟读古文和释文。2运用阅读方法自学课文。3讨论。四、拓展练习。第三课时一、出示习作要求。二、指导。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三、学生习作。板书设计第一课时一、日积月累1我的摘录笔记。2抄写丝绸之路的最后三句话,测试自己的书写速度。3读一读。二、畅所欲言1说说你知道的路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三、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1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笔记。2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想。3质疑深思。二、金钥匙 1幻灯片出示。三、运用此方法学习蜀鄙二僧1熟读古文和释文。2运用阅读方法自学课文。3讨论。四、拓展练习。第三课时一、出示习作要求。二、指导。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三、学生习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