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943177 上传时间:2025-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计算方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上一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调解。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一)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二)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三)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四)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第三者保险)限额内

2、予以赔偿。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原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下列原则确定赔偿比例:(一)机动车一方负主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70%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一方负同等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赔偿责任;(三)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30%赔偿责任;(四)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无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

3、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下列原则确定赔偿比例:(一)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闭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二)在其他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60%的赔偿责任。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下:(一)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调解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

4、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可参照调解结案时的时令标准进行计算。(二)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当事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三)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

5、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四)交通费 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五)住宿费 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七)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

6、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八)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十)丧葬费 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

7、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抚养人是指当事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当事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抚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十二)死亡赔偿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

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标准第九条的规定计算,按照赔偿责任比例分担,但计算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交通事故当事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由当事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自行协商浙江省2010人身损害赔偿标准2010年4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公布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参照标准,各地自5月1日起按照本赔偿标准参照执行: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83元;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4、农村居民人均生

9、活消费支出7375元。5、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480元6、住院伙食补助费(赴外地治疗随同陪护人员)人/天:30元7、住宿费 人/天:150元 其中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计算标准,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法民一明传(2009)14号)关于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计算标准适用问题的通知附:关于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计算标准适用问题的通知关于误工费、护理费标准的通知 经研究,现将如何适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浙法民一明传200914号关于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计算标准适用问题的通知和浙法民一明传200918号关于误工费计算方法的通知通知如下:一、误工费每日确定为71元。二、护理费。住院期间至出院后

10、定残前护理费每日确定为60元。定残后护理费:完全护理依赖确定每日60元;大部分护理依赖每日确定45元;部分护理依赖每日确定30元。以上标准的适用,以2009年10月12日为时间点。在2009年10月12日之前已经审结的,适用原来的标准进行裁判;在2009年10月12日之后审结的,适用以上新的标准。对适用误工费、护理费新的标准,法院应及时行使释明权。据新华网公布,据统计2009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而2008年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而2008年为9258元。同比分别实际增长9.7%和9.5%。这样从2010年5月1日起,浙江省(除宁波市)人身损害

11、死亡、残疾赔偿金将有大幅度提高。受害人可选择适当时机提起诉讼。残疾等级2009年度残疾赔偿金2010年度残疾赔偿金农村标准城镇标准农村标准城镇标准十级18516454542001449222九级37032909084002898444八级5554813636260042147666七级7406418181680056196888六级92580227270100070246110五级111096272724120084295332四级129612318178140098344554三级148128363632160112393776二级166644409086180126442998一级1851

12、60454540200140492220死亡185160454540200140492220计算方法为:(1)农村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指数20年(2)城镇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指数20年注:(1)60周岁以下的按20年计算;60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2)赔偿指数一个等级为10%,如十级即为10%,九级为20%,以此类推。2008年浙江省人民生活水平主要指标(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参照标准)编号项目金额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伤残或死亡赔偿费)22727元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计算抚养费)15158元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伤

13、残或死亡赔偿费)9258元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计算抚养费)7072元5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不含私营的单位;计算丧葬费)34146元6住院伙食补助费(赴外地治疗随同陪护人员;每人每天)30元7住宿费 (每人每天)150元交通事故赔偿参考清单编号赔偿项目证据要求赔偿条件赔偿金额1医疗费事故发生后入住的医院出具的正式发票+病历卡,姓名要与事故认定书上一致,如果转院的要证明必要性或经被告、交警同意。自行从药店的支出一般得不到支持,交强险以外,根据责任认定书分担。2护理费住院期间护理费一般按一人计算,但是重症病人要求医院开证明由二人护理的可以认定,出院后需要继续护理的要求医院出具诊断证明

14、。住院期间没有证明也能得到支持,出院后护理必须要有医院证明或护理鉴定。50元*N(天)3误工费要求医院出具建休证明,如果安装内固定的,第一次手术后与第二次手术之间要有连续误工证明,如果出院时忘了要求医院开的,补开也可以认定,但举证时会被动些。法律规定是因伤残持续误工的,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必须要证明“持续”。4交通费要求时间上与事故时间相吻合,如果是包车费、长途汽车费,要求时间、地点与就医、被害人所在地、签定地点等相一致。主要是要证明合理性,必要性。5住宿费要求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人住宿时名字、时间、地点与发生事故相吻合或与被害人住院抢救时间相吻合及费用的合理性。要证明合理性、必要性。150

15、元*N(天)(浙江省标准)6住院伙食补助费依据国家公务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一般情况只有住院者本人享有。以住院时间为依据。30元*N(天)(陪护人员浙江省标准)7必要的营养费法律没有规定营养费的证据要求,一般情况下参照医疗建议,可要求注明需要加强营养帮助恢复。举证很难。8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差别很大,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能证明在城市务工居住一年以上的可按城市户口认定。见附表9残疾辅助器

16、要求合理性,主要有国产和进口之分,一般只支持国产的,但是如果能从技术上证明只能适用进口的,也可得到支持。要证明必要性、合理性可根据辅助器配制机构意见。10康复护理费要求做一个护理鉴定,一般做伤残鉴定的地方可以做。要看鉴定结果,依据不同的护理等级计算。11继续治疗费要求由医疗机构出具继续治疗建议及继续治疗费用,也可做继续治疗鉴定。一般情况下能与案子一并处理。但是一方提出治疗费争议时,被害方要举证。如果不能举证只能按实际发生之日另行处理。12被扶养人生活费要求有法定的扶养义务并且被害人有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主要看受伤的部位是否直接影响正常劳动。13备注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

17、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残疾(死亡)赔偿金列表伤残等级城镇居民金额农村居民金额级伤残 (同死亡赔偿标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20年*100%22727元*20*100%=454540元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年)*20年*100%9258元*20*100%=185160元 注:计算死亡赔偿金时,死者为60周岁以上的计算年数为20 -(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的为5年;伤残每降一级,最高标准递减,即依级别少算10%。 死亡人员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即34146元*6/12=17073元级伤残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20年*10%22727元*20*10%=45454元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年)*20年*10%9258元*20*10%=18516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