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41164 上传时间:2025-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制宪国大”及其制订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国民党制造的破坏民主团结、破坏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的暴行;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及其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2能力培养(1)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补充的中华民国宪法内容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条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及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并联系第一条战线,培养学生综合、概括、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国统区民主运动和民主党派的史料,并写成发言稿,培养其整理史料、文字

2、表述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二、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为阅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设法教会学生自主地探究。1指导学生了解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国统区、解放区、战场三个区域概念,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的正面战场上第一条战线和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的区别和联系。2指导学生学会分别归纳国统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后果。从原因分析其危机出现的必然性,从表现分析国民党战场失败和统治覆灭的必然性。3组织学生在预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搜集有关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史料,由学生代表写出演讲稿,表达当时爱国青年的心声;指导学生分组搜集八大民主党派的资料,了解其政党性质、代

3、表的阶级利益、共同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突出分析其“中间道路”失败的必然性以及各党派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国民党组织召开“制宪国大”,制定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使学生认识国民党实现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野心。2通过学习国民党反动派镇压民主运动、出卖国家利益以及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等史实,使学生认识国民党逆历史潮流的反共反人民的本质。3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说明蒋介石反动集团已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伪“制宪国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难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课时安排一课时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区域分布图、影像资料二泉映月等。学生:分组搜集有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运动、八大民主党派、中美关系等史料;选出一名学生根据国统区民主运动拟写以反内战、反独裁为主题的演讲稿;分别以国统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为主题,归纳出本课的内容提纲。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引出其作者瞎子阿炳的街头唱词:“金圆券,满天飞,花花绿绿的好东西,早上可以买头牛,晚上只能买只鸡。十万金圆券,只够量一斤米”教师:阿炳为何痛骂金圆券?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吗?且让我们一道来学习本节内容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一、政治危机(板书)教

5、师:“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而执着追求,而政治民主化则是任何一个政府或政党能否维持长久的关键因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更是强烈,蒋介石政府满足了人民的愿望吗?1946年11月15日,他终于组织召开了中国人民企盼已久的“国民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终于实现了吗?蒋介石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不是民主的“国民大会”。原因一:会议的组织不民主。根据1949年的政协决议,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而此次会议由蒋介石国民政府一手包办。原因二:会议的参加者不具有广泛性。“国民大会”应由全体国民选举出的各阶

6、级、各阶层的代表共同商议国事,而参加此次会议的只有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以及少数所谓社会贤达参加,代表更广泛民意的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拒绝参加。原因三: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不具民主性。它取消了人民民主自由的基本保障,违背了政协协议的联合政府责任内阁制,恢复了总统独裁制;违背了政协协议的地方自治原则,实行中央集权制。其特点是: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中央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以上可见,召开如此的“国民大会”实现政治民主化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蒋介石不过是使其独裁“合法化”罢了!违背民意,违背民主的潮流,政治上的危机怎能不出现呢?问:此时的蒋介石政府,

7、其独裁道路上的障碍有哪些?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其障碍包括各党派、各阶层的民主呼声,其中最大的障碍仍是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与蒋介石的独裁观对立,抗日战争中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和高涨的威望更令蒋介石茶不思、饭不想,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又没能达到目的,怎么办?只有用武力的手段。在美国人帮助下发动内战后,又于1947年春封闭国共和谈的大门,致使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建立的关系彻底破裂,蒋介石一门心思打内战。问:面对国民党政府独裁、内战,中国共产党和各阶层表现了怎样的态度?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归纳国统区各阶层民主运动的表现,也可以根据课前查

8、阅的资料补充一些史实。教师小结:面对美蒋发动的内战,人民解放军继续坚持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发动解放区人民力量,以运动战为主,有效地歼灭敌人,打退敌人进攻,构筑了反蒋的第一条战线。在国统区,针对蒋介石政府的专制独裁,中共的对策是广泛发动各阶层力量,以合法斗争为主。国统区各阶层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以各种形式进行斗争。(1)民主人士和各界群众在内战前后举行了反内战的集会、游行,如 1945年底在昆明举行的反内战的游行,在1946年1月的重庆为庆祝重庆会议召开举行集会,捍卫民主等等。(2)爱国的青年学生更是始终站在民主革命的前列,抗议美军暴行,发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3)台湾人民则拿起武

9、器,掀起“二二八”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暴行。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逐步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教师在讲解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回顾台湾历史,分析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的现状;分析反蒋的两条战线的关系。)课堂活动:由一学生扮演当时学生运动领袖,模拟游行集会的现场,发表反内战、反独裁的演讲,使全班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人们渴望民主的气氛。(该学生课前应作准备)问:面对国统区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蒋介石的反应如何?结果怎样?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对民主镇压,对反抗镇压,纵容暴行(美军),制造暴行,这便是反动政府的反应。国民

10、党政府先后制造了“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五二”血案,并血腥镇压台湾同胞(教师讲解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残暴的镇压只能引来更大规模、更猛烈的反抗,在这股反抗的浪潮中,蒋介石国民政府只能是越来越孤立,它罪恶历史的结束是必然的。问:在反蒋斗争中,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由学生代表展示各民主党派简况表,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民主党派的主要政治主张及变化,分析他们转变政治方向的原因(突出民盟)。教师引导:民主党派是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追求的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进行了长期努力,而国民党的独裁和暴行,使他们中的一些

11、人认识到:走议会斗争的“中间道路”是行不通的,民盟的遭遇正说明了这一历史结论。于是他们在中共的影响下,转而支持人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他们态度的转变,进一步壮大了反蒋的民主力量,加快了反动政府覆灭的步伐。第一子目“政治危机”讲完后,由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设计的板书,供学生参考。板书如下:二、经济危机(板书)教师指导学生在参考国统区“政治危机”板书内容之后,归纳出“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后果。板书内容如下: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时,可分两步:其一设问:国民党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曾采取措施,使国民经济一度恢复、发展,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经济出现如此严重的危机?学生一般

12、可以回答课文中介绍的三点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教师要设法从国民党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去分析原因。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它的繁荣是建立在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出卖民族利益、损害本国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基础上的,不可能持久保持下去;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却始终受到制约,无法长足发展,相反会逐渐萎缩。其二设问:为什么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人称为“新二十一条”?教师设法引导学生多方面比较两个条约,找出相似点:首先,都是某一列强强加于中国政府的;其次,条约内容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给中国带来极

13、大的危害;再则条约都体现了侵略者的“独占”野心。归纳经济危机“表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教师可将中国经济成分分为国有、私有经济,将私有经济再分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设问:此时各种经济成分是否都遭受打击而衰退?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解放战争期间,我国国有经济、民族资本、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而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却急剧膨胀。因此,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所带来的是民族的灾难、人民的灾难。(2)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何举步维艰?它与外国资本、官僚资

14、本有何关系?”展示下列图示,说明三者关系,指出它们分别代表民主党派、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三股政治势力。(3)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有关国民政府财政赤字和法币发行量的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财政金融危机的结论。在学生归纳经济危机的“后果”时,应引导其联系国统区的“政治危机”,引导学生思考结论:“政治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加剧了政治危机。”【本课小结】本节介绍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历史,伴随着前线战事的失利,国统区的统治也渐趋衰亡。反动的政府、反动的政策,对内独裁、镇压,对外投靠、出卖,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交织,蒋介石国民政府陷入人民战争的包围之中,仿佛建于沙滩上的统治大厦摇摇欲坠。想知道它是怎样倒塌的吗?后面两节会告诉你。【教学过程说明】鉴于阅读课的特点和新课程、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本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活动,在课前准备、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担当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国统区”、“民主”;、“第二条战线”、“危机”等关键词,抓住“政治、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后果”这个主线,引导学生分析危机出现的必然性、国民党覆灭的必然性,并通过课堂活动设法树立学生的民主观念,培养忧国、忧民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