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935298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宋家营小学 李会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82~83页“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理解时间与时刻这两个概念,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 2.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1. 巧设生活情境,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运用广泛,激发学习兴趣。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游戏活动中,加强对钟面认识。 3.对比教学,深化认识。教学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如钟面内圈、外圈数字的比较,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比较等等,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学手段:调查表(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本课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通过学生最熟悉的《新闻联播》情境,提出24时计时法这一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一昼夜的过程,认识1日=24时,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配有背景的钟面转动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1日24小时时针转动了2圈,发现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内外圈的关系,认识了24时计时法。 3.通过比较教学,帮助学生总结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让学生能熟练地将两种计时法进行互相转化。 教学步骤: 一、巧设生活情境 初步感知 1. 播放《新闻联播》,揭示两种计时法 (1)课件播放《新闻联播》前奏音乐,问:这是什么音乐?(新闻联播的音乐) (2)《新闻联播》在什么时候看?(板书:晚上7:00) (3)课件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电视画面上写了“晚上7:00吗?(没有,电视上写的是19:00) (4)19:00与晚上7:00有什么联系呢?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新闻联播”节目什么时刻播出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的发现和认识。】 2.汇报喜欢的节目,丰富感知。 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谁愿意把你们前两天调查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单。 动画剧场:9:00 动漫世界:12:00 儿童剧场:13:00 智慧树:18:30 大风车:19:30 银河剧场:20:00 快乐大巴:21:00 提问:这些节目播出时刻对应的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几时几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9:00 上午9:00 12:00 中午12:00 13:00 下午1:00 18:30 下午6:30 19:00 晚上7:00 20:00 晚上8:00 21:00 晚上9:00 3.初步比较,揭示课题。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什么地方相像,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同桌交流,汇报) 师小结:像这样前面带有表示时间段的词的计时方法,一般称它为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而像这种计时法,前面没有表示时间段的词,它是用0时到24时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这种记时方法就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对应的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几时几分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二、观察比较,深化认识 1.教学 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1)学生打开书,自学第52页。 汇报:什么是24时计时法。 (2)课件强化:(课件:时钟走2 圈, 第一圈,依次出现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现数字13到24,随着钟面变化,背景中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太阳慢慢下山月亮逐渐升起变亮,最后定格如下图。) 思考: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中,通过课件演示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让学生清晰的理解了24时计时法的产生,加深了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 2.教学两种计时法的不同点 。 (1)师:下面,让我们结合彩条图进一步研究这两种计时法的关系。(课件出示:彩条图)这个彩条图上面是哪种记时法?(普通时计时法)下面呢?(24时计时法)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发现: a.普通计时法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24时计时法不用加时间前缀词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 b. 24时计时法,第一圈跟普通计时法一样,第二圈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要分别加上12。 提问:为什么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加上12? (2)师: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 小结得出:各有各的好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直观观察钟面演示的基础上抽象出彩条图,并借助彩条图的优势,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比较彩条图,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学生汇报时,借助课件的演示,加深学生对两种计时法区别的理解。“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选择,关注人文素养,两种计时法各有所长】 3.生活中的计时法 师:看来它们各有各的好处,那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哪些地方用普通计时法呢?(生回答:略) 课件播放含有不同计时法的物品图片,师小结:手机、电子表、车站、机场、广播电视、邮局等很多工作单位,为了简明方便,不易出错用的是24时记时法。而12时记时法在人们口头交流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要去看电影约好“晚上8时”而不会说是“20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把新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计时法,课堂中让学生交流,并利用课件呈现各种图片,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24时计时法的广泛应用,明白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4.两种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1)师引入过渡:既然人们习惯于用普通计时法,那我们怎样才能很快看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早上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呢?两种计时法的转化很重要的,其实很多同学刚才已经说出了很多方法了,看黑板上的节目表。 师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汇报。 小结得出: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如果时刻没超过12,就把时间前缀词去掉就行了,如果超过了12,去掉时间前缀词再加12。相反,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没超过12的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之类的时间前缀词语就行,如果超过12时,只要减12,再在前面添加上午、下午之类的时间前缀词语就行。 在黑板上板书,用剪头表示。将前面的两种计时法时刻板书完善如下: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9:00 上午9:00 12:00 中午12:00 +12 13:00 下午1:00 -12 18:30 下午6:30 19:00 晚上7:00 20:00 晚上8:00 21:00 晚上9:00 (补充介绍时间词:12:00是个特殊的时刻,12:00之前一般叫上午,12:00以后一般叫下午,18:00以后一般叫晚上.) (2)尝试练习:我问你答 a.师用普通计时法问,学生用24时计时法答 上午8时5分开始上课,(生:8时5分);下午4时30分放学.(生:16时30分);中午12时吃午饭,(生:12时)。 b.师用24时计时法问,学生用普通计时法答 16时 4时 24时 (3)小结规律:13时(中午1时)之前的时刻两种计时法的数字是一样的,13时(中午1时)之后,两种计时法的数字相差12。 【设计意图: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是本课最大的难点,转换的方法是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在教学两种记时法的转换时,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比较两种计时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利用简洁的板书,加深学生的理解。接着,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两种记时法的转换方法。】 5.强化0时,分清日界点 (1)师:老师在一条直线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来表示时间,你能帮老师找出昨天和今天,今天和明天分界点吗?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呢? 板书如下: 24:00 24:00 0:00 0:00 你想对分界点说什么? (2)再次体验,感受时间的珍贵 师:是呀,我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去不复返,我们可得好好珍惜时间.让我们注视屏幕,再次体验一下吧.(师播放课件:时针走2圈。第一圈,依次出现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现数字13到24,随着钟面变化,背景中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循环重复。) 教师随着课件的播放叙述:昨天的时钟走到夜里12时,也就是今天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去是1时、2时,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当空,直到12时,13时──晚霞满天,夜幕降临,最后到24 时。24时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习惯上只说0时,不说24时。  【设计意图:通过在直线上找昨天、今天、明天的分界点,直观强化学生对0时的理解。再次播放一天时间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1)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国光超市晚上10时关门 ( ) 中午11︰30放学 ( ) 动画片《熊出没》下午6时开播 ( ) 《今晚八点》晚上8时播出 ( ) (2)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肯德基 6︰00开始营业 ( ) 文天祥纪念馆17时30分闭园 ( ) 图书馆 16时30分停止借书 ( ) (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星期天,喜羊羊和沸羊羊去体育馆看球赛。他们在下午1:00出门乘公交车,13:40到达体育馆。下午2:00整球赛准时开始,喜羊羊和沸羊羊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16:00比赛结束。喜羊羊和沸羊羊乘公交车返回羊村,在下午4:55回到了羊村。 这段话中,哪些是24时计时法?哪些是普通计时法?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喜欢的事物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知识链接,拓展思维 1.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天有24小时,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可是一个科学常识,看看吧。(课件播放) 2. 一天有24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那么,从古到今,都出现过哪些计时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介绍资料:日晷计时,铜壶滴漏,燃香计时,漏沙计时,水轮钟。)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各种计时方法,不仅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更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为社会的文明做出的贡献。】 五、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好吗? 【设计意图: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力图通过创设一些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相转化。强化了“0时”,突出重难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让学生从熟悉或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刻中初识24时计时法,从不同场景中的计时法图片中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24时计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在设计和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些基础,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真实有效。 3.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演示一昼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及两种计时法区别的理解,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认知难度。 4.多种方式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尝试探究,同伴相互交流,师生相互考查等等,实现了多种教与学方式的并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