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935298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宋家营小学 李会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8283页“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理解时间与时刻这两个概念,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 2.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1. 巧设生活情境,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运用广泛,激发学习兴趣。2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游戏活动中,加强对钟面认识。3.对比教学,深化认识。教学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如钟面内圈、外圈数字的比较,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比较等等,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教学手段:调查表(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多媒体课件教学思路:本课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设计:1通过学生最熟悉的新闻联播情境,提出24时计时法这一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一昼夜的过程,认识1

3、日=24时,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配有背景的钟面转动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1日24小时时针转动了2圈,发现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内外圈的关系,认识了24时计时法。3.通过比较教学,帮助学生总结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让学生能熟练地将两种计时法进行互相转化。教学步骤:一、巧设生活情境 初步感知1. 播放新闻联播,揭示两种计时法(1)课件播放新闻联播前奏音乐,问:这是什么音乐?(新闻联播的音乐)(2)新闻联播在什么时候看?(板书:晚上7:00)(3)课件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电视画面上写了“晚上7:00吗?(没有,电视上写的是19:00)(4)19:00与

4、晚上7:00有什么联系呢?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新闻联播”节目什么时刻播出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的发现和认识。】2.汇报喜欢的节目,丰富感知。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谁愿意把你们前两天调查的结果告诉大家?3.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单。动画剧场:9:00动漫世界:12:00儿童剧场:13:00智慧树:18:30大风车:19:30银河剧场:20:00快乐大巴:21:00提问:这些节目播出时刻对应的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几时几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

5、00 上午9:0012:00 中午12:0013:00 下午1:0018:30 下午6:3019:00 晚上7:0020:00 晚上8:0021:00 晚上9:003.初步比较,揭示课题。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什么地方相像,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同桌交流,汇报)师小结:像这样前面带有表示时间段的词的计时方法,一般称它为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而像这种计时法,前面没有表示时间段的词,它是用0时到24时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这种记时方法就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24时计时法)【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

6、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对应的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几时几分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二、观察比较,深化认识1.教学 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1)学生打开书,自学第52页。汇报:什么是24时计时法。(2)课件强化:(课件:时钟走2 圈, 第一圈,依次出现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现数字13到24,随着钟面变化,背景中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太阳慢慢下山月亮逐渐升起变亮,最后定格如下图。)思考: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中,通

7、过课件演示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让学生清晰的理解了24时计时法的产生,加深了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2.教学两种计时法的不同点 。(1)师:下面,让我们结合彩条图进一步研究这两种计时法的关系。(课件出示:彩条图)这个彩条图上面是哪种记时法?(普通时计时法)下面呢?(24时计时法)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a.普通计时法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24时计时法不用加时间前缀词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b. 24时计时法,第一圈跟普通计时法一样,第二圈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要分别

8、加上12。提问:为什么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加上12?(2)师: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小结得出:各有各的好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直观观察钟面演示的基础上抽象出彩条图,并借助彩条图的优势,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比较彩条图,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学生汇报时,借助课件的演示,加深学生对两种计时法区别的理解。“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选择,关注人文素养,两种计时法各有所长】3.生活中的计时法师:看来它们各有各的好处,那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哪些地方用普通计时法呢?(生回答:略)课件播放含有不同计时法的物品图片,师小结:手机、电子表、车站、机场、广播电视、邮局等

9、很多工作单位,为了简明方便,不易出错用的是24时记时法。而12时记时法在人们口头交流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要去看电影约好“晚上8时”而不会说是“20时”【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把新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计时法,课堂中让学生交流,并利用课件呈现各种图片,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24时计时法的广泛应用,明白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4.两种计时法的互相转化(1)师引入过渡:既然人们习惯于用普通计时法,那我们怎样才能很快看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早上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呢?两种计时法的转化很重要的,其实很多同

10、学刚才已经说出了很多方法了,看黑板上的节目表。师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得出: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如果时刻没超过12,就把时间前缀词去掉就行了,如果超过了12,去掉时间前缀词再加12。相反,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没超过12的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之类的时间前缀词语就行,如果超过12时,只要减12,再在前面添加上午、下午之类的时间前缀词语就行。在黑板上板书,用剪头表示。将前面的两种计时法时刻板书完善如下: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9:00 上午9:0012:00 中午12:00+1213:00 下午1:00 -1218:30 下午6:3019:00 晚上7:002

11、0:00 晚上8:0021:00 晚上9:00 (补充介绍时间词:12:00是个特殊的时刻,12:00之前一般叫上午,12:00以后一般叫下午,18:00以后一般叫晚上.)(2)尝试练习:我问你答a.师用普通计时法问,学生用24时计时法答上午8时5分开始上课,(生:8时5分);下午4时30分放学(生:16时30分);中午12时吃午饭,(生:12时)。 b.师用24时计时法问,学生用普通计时法答16时 4时 24时(3)小结规律:13时(中午1时)之前的时刻两种计时法的数字是一样的,13时(中午1时)之后,两种计时法的数字相差12。【设计意图: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是本课最大的难点,转换的方法是需要学

12、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在教学两种记时法的转换时,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比较两种计时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利用简洁的板书,加深学生的理解。接着,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两种记时法的转换方法。】5.强化0时,分清日界点(1)师:老师在一条直线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来表示时间,你能帮老师找出昨天和今天,今天和明天分界点吗?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呢?板书如下: 24:00 24:00 0:00 0:00你想对分界点说什么?(2)再次体验,感受时间的珍贵师:是呀,我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去不复返,我们可得好好珍惜时间让我们注视屏幕,再次体验一下吧

13、(师播放课件:时针走2圈。第一圈,依次出现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现数字13到24,随着钟面变化,背景中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循环重复。)教师随着课件的播放叙述:昨天的时钟走到夜里12时,也就是今天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去是1时、2时,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当空,直到12时,13时晚霞满天,夜幕降临,最后到24 时。24时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习惯上只说0时,不说24时。【设计意图:通过在直线上找昨天、今天、明天的分界点,直观强化学生对0时的理解。再次播放一天时间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国

14、光超市晚上10时关门 ( )中午1130放学 ( )动画片熊出没下午6时开播 ( )今晚八点晚上8时播出 ( )(2)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肯德基 600开始营业 ( )文天祥纪念馆17时30分闭园 ( )图书馆 16时30分停止借书 ( )(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星期天,喜羊羊和沸羊羊去体育馆看球赛。他们在下午1:00出门乘公交车,13:40到达体育馆。下午2:00整球赛准时开始,喜羊羊和沸羊羊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16:00比赛结束。喜羊羊和沸羊羊乘公交车返回羊村,在下午4:55回到了羊村。这段话中,哪些是24时计时法?哪些是普通计时法?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24时计时法普

15、通计时法【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喜欢的事物中巩固所学知识。】四、知识链接,拓展思维1.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天有24小时,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可是一个科学常识,看看吧。(课件播放)2. 一天有24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那么,从古到今,都出现过哪些计时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介绍资料:日晷计时,铜壶滴漏,燃香计时,漏沙计时,水轮钟。)【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各种计时方法,不仅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更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为社会的文明做出的贡献。】五、总结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最后,老师送同学

16、们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好吗?【设计意图: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力图通过创设一些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相转化。强化了“0时”,突出重难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1.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让学生从熟悉或

17、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刻中初识24时计时法,从不同场景中的计时法图片中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24时计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在设计和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些基础,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真实有效。3.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演示一昼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及两种计时法区别的理解,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认知难度。4.多种方式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尝试探究,同伴相互交流,师生相互考查等等,实现了多种教与学方式的并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