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课改带给农村教师六个“新”
湖北省团风县李四光中学 李建英 438820
在这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校掀起了学习新课标,推进新课改的热潮。通过学习,我体认到农村教师在以下六个方面需要更新。
一、 教学理念的更新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因此,我们要从以解题教学为中心,以机械重复训练为主要方法中解脱出来。这既是给学生减负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研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方法是其重要理念之一。
二、教师角色的更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的是老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被动的,老师在课堂上是权威,是主导者。在新的理念下,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方法上的引领者。怎么样去探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让学生去参与,去动手解决。对公式、定理、结论的推理与归纳更是如此。一堂课下来,老师要说的东西是很少很少的,无论是说还是做都是学生完成的,老师只是适当点评一下而已。这时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者而已。
三、师生关系的更新
过去的师生关系,是不对等的,老师往往将自己置于学生之上,处于威势地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很容易沟通的。因为,老师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共同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地改进教育方法。只有在教育方法与手段上做到了与时俱进,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成效。
四、 教学手段的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已越来越多样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无凝是低效的,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各自优点,将传统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组合,以期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而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因为,任何手段任何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
五、解题模式的更新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受限于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是按照教材的预定模式进行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不重视一题多解,压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学生解题无论是用那种方法,只要推导过程是正确的,我们都要及时地予以充分的肯定。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学生只要用得顺手,能正确地解决问题,都是好方法。
六、教学评价的更新
多年以来,在升学率这一指挥棒的指导下,教学成效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背离的。事实上,如何获得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获得这些知识远比获得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因此,我们的教学评价必须更新,要与新的理念相匹配,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要将过程与方法纳入考核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