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表内乘法教学案例(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1191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内乘法教学案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表内乘法教学案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教学案例李惠莲一 、教材分析学生已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

2、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关键:识别相同加数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加强直观、演示操作:(课件出示)小朋友游公园,(学生观察看到什么,引出摆小棒图,学生操作摆小棒,观察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计算摆这么多的图形共用多少根小棒?【二】、探究新知列出连加算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教师板

3、书、讨论: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算式小组讨论、交流,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上黑板书写。1、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学生自己输连加算式加数的个数,用“几个几”的表示方法说给老师听,说给同桌听。2、写出乘法算式,教师在学生表达清楚“几个几”的基础上引出乘法算式,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号的写法。3、尝试:把 其它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在上述的过程的指导中,对学生的指导由“扶”到“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比较、到口说,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1) 横向比较:说3

4、4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7+7+7和37,说一说37表示几个几相加? 板书:3:相同加数的个数 4、7:相同加数(2)纵向比较:比较34和37,说说乘号前后的数表示什么?(3)综合比较: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相机出示不同加数的算式讨论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3+7+7+7+6)(4)乘、加法比较:乘法与加法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较方便,计算也比较方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5、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三】实践运用1、示秋千图,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

5、秋千?”的问题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名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2、练习九的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出示乘法算式卡片,齐读,分组读,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4、课件出示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适时小结。五、教学反思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儿童游乐园引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游乐项目。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你们最喜欢坐的玩具上有多少人?”让

6、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雨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连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研究。叶圣陶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孩子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时就放手。”例1的教学有二个层次,第一是独立摆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摆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学生改写自己的加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

7、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新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综合练习。通过“游乐园”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动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练习。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提出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种方法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只是结构中去,同时,增强现实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