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生命生命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济渎路学校王燕芝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飞蛾扑火、瓜苗求生、聆听心跳这三个平凡的事例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教学目标明确而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呈现方式多样,如自读批注、同组交流、汇报交流、感情朗读、拓展升华、写下感悟等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练习生活实际理解顽强的生命力,如学生举例:小草不惧风吹雨打,雪松悬崖求生;老师举例:不畏严寒的冰山雪莲、陡峭悬崖上昂首挺拔的松树、干裂泥土中冒出的一抹新绿等。4.学
2、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老师范读等方式灵活多变,在反复的品读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想象、提升,对文本的内涵实现了深入挖掘。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老师的讲解始终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展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没有半句废话,做到了学生易懂的不讲,易混的细讲,但辨析不够落实。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资源,如教材的使用贯彻课堂始终,教学板书起到了很好的提纲挈领作用,图文并茂,声色优美,所有的资源都为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
3、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如:阅读中的圈画批注,练习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等补充视点:以学定教:是否根据课堂生成调整预设程序或内容?教学改进建议:1、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硬逼出来,而是真实的原生态的暴露,并经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是否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的空间。2、课后可布置学生读读杏林子的其他作品。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生命生命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济渎路学校王燕芝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教师课前对文本的预读还是还是很充分的,预设是很到位的,很好
4、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反应,教师有一两处做得不够好。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感悟式的提问占据很大的份额。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教师的朗读示范是成功的,不论语气、语调、语速,都是很感动人的。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由对杏林子的解读,再到我们自身,这一角色的转换,对于学生理解文本的真正的内涵是颇有益处的。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单就学生两次批注的情况及效果来讲,是高效的。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从
5、教学时间的分配,提问类别频次以及教学关键事件分析,教师真的将传统与革新结合了起来。补充视点:教学改进建议:感悟式的提问占据很大的份额。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生命生命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济渎路学校王燕芝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知道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三个事例来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学生课前的学习只要对文章有一个大概了解,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有待进一步的学习。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抓住重点
6、词句,深入理解,读懂文本,感悟内涵。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这节课以读为中心,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默读、引读、范读、导读、齐读、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教师能聆听学生的声音,但做得还不够,当学生个性表达自己体验的时候,老师没有足够的聆听与赏识,接纳的不够,欣赏的不够,没有肯定,没有悦纳。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堂课没有进行创设情境导入,而是回顾课文,自然引入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教师采用联系生活实际、
7、拓展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是较为高效的学习。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教师巡视学情时,注意了对学生如何批注的指导。表情朗读方面教师的指导也很到位。补充视点:拓展:杏林子日记片段,体会作者对自己负责的生命观是教学的一个亮点,值得借鉴。教学改进建议:深入观察学生活动,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生命生命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者:济渎路学校王燕芝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仿写技能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其他完成很好2.各有所
8、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注重基础,中等以上学生收获小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本节课没有全体关注到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还可以,但大多数时间学生都是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走,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分层布置作业指向不明,程度差异不多,作业三,对半数学生将是难题。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学生的相异思维是存在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如何处理的。补充视点:课堂的设计很好,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能多考虑全体学生的感受,会更好。教学改进建议: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