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测量
平均速度
平均
速度
运动的
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征:(1)路径是直线;(2)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速度是个恒量
速度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3.单位:m/s(米每秒) 【km/h(千米每时) 1m/s=3.6km/h】
4.公式:v=s/t
运动的
描述
1.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也不同,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定义: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选择:(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2)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3)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择同一参照物
机械
运动
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
间的测量
误差
长度的
测量
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m
常用单位:km、dm、cm、mm、um、nm
刻度尺:(1)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放: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水平;(3)读:正视+估读;(4)记:数值+单位
时间的单位:基本单位:s 常用单位:h、min
时间的
测量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2.产生原因:(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2)跟测量人读取估读值不同有关
3.减小误差的方法:(1)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2)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参照物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公式: v=s/t
2.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3.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机
械
运
动
【精讲精练】
专题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理学里把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它是______还是______,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和________的相对性。
例: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1.在赛道上参加110米跨栏比赛的刘翔相对于跑道来说是 的。
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
3.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同学相对于沙发来说是 的。
4.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相对于周围的树木说是 的。
5.小明乘车回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若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都是 的 。
6.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旁边的楼房在向下降,若以楼房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是 ,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却是 的 。
7.小李同学乘坐在旋转的木马上,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如果以周围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 的,若以木马为参照物,他却是 的。
8.甲乙两辆汽车并排同方向、同速度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 的,乙车也是 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同样是 的。
专题2:参照物
例:按照题意,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 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 是以 . 为参照物的。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相对出”是以 . 为参照物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 . 为参照物的。
3.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 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 . 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 . 为参照物。
4.“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是以 . 为参照物。
5.毛泽东诗词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坐地日行八万里” 是以 .
为参照物。
6.“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以 . 为参照物的。
7.“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 . 为参照物的。
8.车中的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是以 . 为参照物。
9.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楼房在向下降,这是以 . 为参照物。
10.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11.在一个无风的上午,体育课上老师组织百米竞赛,张军同学跑步时感到风迎面扑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12.坐在甲列车内的旅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他是以 . 为参照物的,甲列车正在向 . 行驶。旅客从车窗看乙列车,却觉得乙列车好像停在那里一样,他是以 . 为参照物的,乙列车正在向 . 行驶,并且乙车行驶速度跟甲车相比 . 。
专题3:速度的计算
速度/平均速度 的计算公式: v=s/t (1m/s=3.6km/h)
1.列车过桥问题(列车通过的路程要加上列车本身的长度)
例: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则火车速度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2.爆破安全逃离问题(比较t或s)
例: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的安全区?
3.测距离问题(t应为总时间的一半)
例: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4.追赶问题(列t或s的方程)
例:步行的人速度为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则骑车人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骑车人距出发地多远?
5.赶时间问题(列t或s的方程)
例: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以60km/h的速度行驶要2h才能达,有一次这辆客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了1h就坏了,只好停下来修理,修了15min才修好,问客车要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准时到达乙站。
6.顺、逆水行船问题(v顺=v船+v水;v逆=v船-v水)
例: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间,顺水需2h,逆水需3h,已知两地相距48km,试求船速v1和水速v2。
7.比例问题
例: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
【课堂训练】
一、填空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__________,时间单位是_________。
2.我们做物理实验时,常用_______测量长度,用________测量时间。
3.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32m,甲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去测此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________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结果是1.0543m,则乙同学的刻度尺的准确度是________,估计到______。
4.物理课本中所用纸的厚度为75μm,合______mm=_______cm=_____m。
5.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三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4.50dm、14.46dm、14.51dm,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根据测量数值,木板的长度等于______dm,合______m。
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是___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m。
7.通过计算把下列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起来:386dm,0.18km,4.5×107μ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9.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看到云层向下移动,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云层为参照物,飞机正在________。
10.做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5m,接着用10s钟通过的路程是25m,那么它在这15s内做的是____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11.观察烟和小旗的方向判断: 北
风向:________
甲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况: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况: 。
二、选择题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3.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 )
A.25.32m B.25.326m C.25.3260m D.253.26m
14.测量时关于尺的用法和眼在A处的观察方法,属于正确的是( )
15.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16.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船仓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船仓 D.正在天上飞的鸟
17.正在向南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北行驶的乙车从旁驶过,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那么,这个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太阳
18.有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3m/s的速度一前一后地同向而行。问:用下列的哪个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最小?(注意:不能选甲本身作为参照物)( )
A.行人 B.地球 C.乙物体 D.路边的树
19.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3m/s B.7m/s C.3.5m/s D.2.5m/s
20.一个人从甲地开始出发,10min后到达距甲地800m的乙地,休息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10min才到达距乙地700m的丙地,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
A.80m/mi n B.70m/min C.60m/min D.50m/min
2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
22.某同学测一木板长度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dm、14.53dm、14.54dm.试指出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少?木板长度的测量值应是多少?
23.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分钟后,乙车才出发追甲车,问乙车要多少时间追上甲车,追上时离出发点多远?
24.一支队伍长50m,以5m/s的速度通过一座100m长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C是A、B两站的中点,汽车在AC段运动时的平均速度=20km/h,在CB段运动时的平均速度=30km/h,求汽车在AB段运动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机械运动》答案
【精讲精练】
专题1:
1.运动 2.运动 3.静止 4.运动
5.静止;运动 6.运动;静止 7.运动;静止 8.运动;运动;静止;静止
专题2:
1.青山;竹排 2.船;青山 3.船;河岸;山 4.船
5.地轴 6.云 7.太阳 8.车
9.电梯 10.翻滚车 11.自己 12.甲列车;西;甲列车;西;相等
专题3:
1. v=14m/s;t=500s 2. 能跑到安全区,略 3. s=3.84×108m
4. t=15min;s=3.75km 5. v=80km/h 6. v1=20km/h;v2=4km/h
7. 2:3
【课堂训练】
一、填空题
1. 米(m);秒(s) 2. 刻度尺;秒表
3. 1.054;1mm;0.1mm 4. 0.075;7.5×10-3;7.5×10-5
5. 厘米(cm);14.49;1.449 6. 1mm;0.0320
7. 0.18km;4.5×107um;386dm 8. 1.08×103;300
9. 直升飞机;向上运动 10. 变速;2m/s
11. 风向:向西;
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可能向西运动(速度比风速小);
乙车:向西运动(速度比风速大)
二、选择题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B
B
B
C
A
C
A
C
B
三、计算题
22. 最小刻度:1cm
测量值:14.527dm
23. t=2s;S=30m
24. t=30s
25. VAB=24km/h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