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科版八年级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课题第五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知 识与能 力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量法。2、经历从提出猜想和假设到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发现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过 程与方 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量法、现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教 学重 点1、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量法。2、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知道阿基米德原
2、理。教 学难 点1、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量法。2、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教 学方 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教 学媒 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杠杆、气球、石块、铁柱体、阿基米德实验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反思新课引入1、从人在水中游泳、在公园划船等实例说明靠浮力。2、通过看书知道7-17、7-18的现象都与浮力有关。1、想象、思考2、看书、理解新课内容新课内容一、什么是浮力1、指导学生做7-19(a)(b)的实验。2、得出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在空气中的示数为G=_N,在水中的示数为F=_N,那么,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G F
3、=_N。1、 教师演示7-20的实验:4、结论: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_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教师演示:7-21 鸡蛋与浮力说明: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指导学生做7-22、7-23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4、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_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无关。三、探究浮力的大小:1、教师演示7-24(a)(b)(c) 实验。2、分析数据:3、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1、做7-19(a)
4、(b)的实验。2、讨论得出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在空气中的示数为G=_N,在水中的示数为F=_N,那么,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G F=_N。3、观察教师演算实验:7-20的实验:4、讨论得出结论: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5、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甲生说:乙生说:丙生说:6、观察教师演算实验:7-21的实验并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7、做7-22、7-23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分析7-21、7-22、7-23的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5、无关。9、观察教师演算实验:7-24(a)(b)(c)的实验并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10、讨论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11、阅读信息窗内容小 结与评 估1、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量法。F浮=G F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浮力的大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1、讨论、交流2、自我评估练 习与作 业教材P127 14题课外作业: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P95 19(其中69题选作)课题第六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
6、学目标知 识与能 力1、通过对物体浮与沉现象的实验研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能用浮沉条件解决简单问题。3、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浮沉原理,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过 程与方 法1、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实物或图片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浮沉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教 学重 点1、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浮沉原理。教 学难 点1、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浮沉原理教 学方 法实验探究法、例举法教 学媒 体烧杯、水、小瓶、盐水、一支密度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7、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反思新课引入1、教师演算:将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会怎样?2、例举:物体浮沉现象7-2中(a)、(b)从而引入课题1、观察教师演示2、看书7-2中(a)、(b)。新课内容新课内容一、物体的浮沉现象:1、探究物体浮沉条件:(1)把盖好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开手。(2)把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开手。(3)使小瓶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即静止在水中。2、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_力和_力的大小。当_力大于_力时,物体上浮当_力小于_力时,物体下浮当_力大于_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二、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1)原理
8、:利用物体漂浮条件(2)刻度划分(3)读数:看图7-312、盐水选种(1)原理:(2)为何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就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则下沉到容器底部?3、潜水艇(1)原理:(2)看图7-33说出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4、热气球(1)原理:(2)看图7-35、7-36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1 、探究物体浮沉条件:(1)把盖好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开手:看看:有何现象;分析:小瓶浸没于水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找找:这些力有何关系?(2)把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开手:看看:有何现象;分析:小瓶浸没于水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找找:这些力有何关系?(
9、3)使小瓶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即静止在水中:看看:有何现象;分析:小瓶浸没于水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找找:这些力有何关系?2、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物体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3、密度计读数:看图7-314、(1)说出盐水选种原理(2)如何选种子5、看图7-33说出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6、看图7-35、7-36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小 结与评 估物体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1、讨论、交流2、自我评估练 习与作 业教材P132 12题、课外作
10、业: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P98 15(其中69题选作)课题第七节 本章小结教学目标知 识与能 力1、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浮沉原理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称量法测量浮力;能用浮沉条件解决简单问题、过 程与方 法1、通过学生提问使学生能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2、通过例题使学生获得一些解题的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教 学重 点1、密度的特性、密度的测量及应用。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教 学难 点1、有关密度测量设计实验2、知识的应用教
11、 学方 法举例法、分析归纳法教 学媒 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反思新课引入请同学们回忆本章所学习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思考新课内容新课内容一、知识结构:1、质量:定义、单位及单位的物理意义2、密度 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的物理意义测量:测质量、测体积、应用:求质量、求体积、求密度、鉴别物质 3、阿基米德原理内容F浮=G排=V排g 其中指液体的密度浸没时(完全浸入)V排=V物部分浸入 V排=V浸4、物体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二、典型例题:1、以下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
12、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密度与物体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体本身的重要性质之一,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无关。2、我们平常说:“木头比石头轻”实指( )A、木头的质量比石头的质量小;B、同体积的木头的质量比石头的质量小C、木头的密度比石头的密度小D、以上均对。3、鉴别:(1)、以下三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装水的是( ) A B C(2)一个铜球,体积是6cm3,质量是26.7g,这个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方法一:比较方法二:比较质量m方法三:比较体积v4、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
13、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g;然后用细线系住把它放在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物体的体积是_cm3,那么物体的密度是_g/cm3=_kg/m3物体的质量(g)未放入物体量筒中水的体积(cm3)放入物体后量筒中水的体积(cm3)物体的体积(cm3)物体的密度(kg/m3)5、一块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冰融化后,水面将(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无法判断6、若将一鸡蛋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在杯中放入盐并搅拌后,则鸡蛋会( )A、上浮一些 B、下降一些 C、保持原位置不变 D、无法判断 7、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盐水、酒精、水、水银中,情况如下,则装
14、酒精的容器是( ) 一、回答:1、质量:定义、单位及单位的物理意义2、密度 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的物理意义测量:测质量、测体积、应用:求质量、求体积、求密度、鉴别物质 3、阿基米德原理内容F浮=G排=V排g 其中指液体的密度浸没时(完全浸入)V排=V物部分浸入V排=V浸4、物体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二、解题:1、思考回答2、思考回答3、(1)思考回答(2)三个同学上台演算、其他学生自行计算。4、(1)看图:认识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防入物体后的体积,再算出物体的体积。(2)根据砝码和游码确定物体质量并填表。5、思考回答6、思考回答7、思考回答小 结与评 估练 习与作 业课外作业: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P100综合练习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