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高考考点分析表姓名: 任教学段: 任教学科:2016年命题政治方向2016年4月6日7日,全国普通高考命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方向,明确了分省试卷的使用类别,对指导普通高中教学适应全国卷意义重大。 会议指出: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命题工作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命题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确保平稳过渡。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仍由国家考试中心为海南省单独命制)。在2015年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丙卷与甲卷
2、(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精神解读:什么是对“一点四面”的考查?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如何备考全国甲、乙、丙卷?语文着重考查阅读理解,偏向考查考生的思辨性在语文考试上,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图文转换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含时事类材料、故事类材料、应用文)等7类新题型
3、,值得考生高度关注。全国卷在字音字形上考的比重较少,着重考察阅读理解。在题型上全国卷更重视考察语言表达能力,语境更贴近生活,经常出现仿句、图文转化、作文等题型,比如给一段留有空白的文字,让考生补充完整,或者给考生一些标识图、图标、漫画,让考生用文字表述,等等。同时,全国卷的作文更偏向考验考生的思辨性。掌握传统文化的能力这种考题能够反映考生文化积累的差异,建议同学们应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多记忆。数据、图表阅读的能力同学们要紧跟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培养自己数据阅读的能力不仅会读文字材料,还能够学会分析数据、图表。说理辨析能力在语文课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自己
4、的说理辨析能力,以增强作文的逻辑性,学习的思辨性。2016年学科高考命题点 及考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措施一、社科或科技类文章阅读(全国卷设三小题 每题3分)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的含义(新概念下定义:被下定义者+是+特征+属性);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内容)(抓修饰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新知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注意:重点应立足于和的考点检测上。(1)答题要领:遵循语境原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语篇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
5、释、阐述。把握文体及文体特点(说明文抓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抓中心论点)。(2)答题步骤: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尤其要关注首尾段。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还要把握提干中定语所指定的解题范围(如第五题)。()解题方法: 以文解文(即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语句的意义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把握理解语句的意义)找:找找原文有没有(依题干找出检索范围、段落及角度);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此物变彼物(偷换概念),2
6、)可能成必然(说法绝对),3)将来变现在(提前实现),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意思不符),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强调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对应比较,这种对应有时是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的情况下,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机械地答题。注意: 自科类文:抓主旨,抓信息,利用选顶,排除干扰,对照原文做出选择。社科类文:抓观点,材料和思想。二、文言文阅读:(全国卷选择设三小题9分,每小题3分)1、考点:()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
7、语境中的意义)、古今异义;通假 字、 偏义复词。(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虚词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参见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4)后两题重在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2、答题要领:明大意(知人明事);通词句(结合语境);能辨析(五W: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1Who、2What
8、 、3When、4Where、5Why )3、分析答题过程:从最后一题开始,倒着做,利用已知解未知。4、答题技巧:断句题:将给出的选项通读,注意文言虚词,通顺就对,不通就错。文化常识题:平时积累。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全国卷120分)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的鉴赏、名句名篇的补缺(全国卷27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
9、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全国卷10分)(1)标准是“信、达、雅”,重点是“信达”。(“信”占8分,“达”占2分。)(2)答题要领(一大原则四项注意):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注意特殊句式;注意词类话用;注意译文通畅。()答题方法: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找出动词,句意自见);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61”方法:替(古今异义)、扩(一词多义)、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减(语气助词)、移(倒装句)猜。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点面结合,译
10、准句子。对于翻译句子而言,点面结合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以文段为面,以所译句子为点,由面及点,求“通”而不求“懂”;二是译句子时以句意为面,以关键词为点,由面及点。点上得分,以面上得分为基础。翻译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有一首口诀: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直译不便,酌情意译。(5)文言断句可综合使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和谓语动词断句法(说明:遇到疑难句的翻译也可用此法。
11、)2、古诗词的鉴赏(全国卷11分)(一)考查要点:(要与高考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配套使用)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 a理解词句的意义(情景结合);b理解诗眼蕴涵的情思(诗眼是诗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健词或句,它足以使全篇生姿添色,使诗意隽永含蓄,使诗句灵动飞扬。抓住诗眼,就可弄清诗歌的情感脉络,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但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c注意词序倒置,突出重点的作用d把握谓语动词(理解语句的关键)、形容词和特殊名词(领悟意境,理解意象的关键)的妙用。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理解,理解运用典故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关键。对修辞手法
12、和技巧的辨识、理解,通过修辞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轨迹。对意境、艺术形象、主旨思想感情的把握:a联系其人其事 b整体把握作品 c抓住词句中直接透露出来的情思信息,理解作品意象的理性意义和情态意义。通过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闺妇幽怨、怀才不遇、怀古伤己、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二)答题要领: “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思想和情感,鉴赏重在领悟诗歌的意境,应当从景情关系方面去探寻和体味。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
13、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分辨把握五种类别诗词的答题规律和不同特点a写景抒情、b咏物言志、c边塞征战、d咏史怀古、e即事感怀(送友、思乡、闲情、人生感悟等)。把握诗词起承转合(尤其七绝)的结构、思路和脉络及大多数先景后情的特点。(三)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两个方面,即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包括两大内容,即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1)表达方式:抒情: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描写: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咏物(叙述);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2)艺术手法 : A修辞手法及作
14、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涵)、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拟人(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和作者感情)、通感;结构类(作用:强调突出、增强语势、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设问、反问。B表现手法: 写景抒情的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远近着笔、着眼视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绘声绘色、(只要有想象)虚实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常常借外物表达自己的人格,化无形为有形:对比(揭示对立面,突出形象)、反衬、象征(比喻)、铺陈、托物言志等;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即事感怀的诗词: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
15、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移笔于人、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曲笔(正话反说)、抑扬对应、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等。表现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四)答题方法和步骤:根据赋分,确定答点,先点(概括知识点)后面(分析阐释),纲举目张。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不要被繁多的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点,与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
16、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读悟联结”四步鉴赏法:理解文意是关键,参悟意象是手段,情景关系情为主,紧扣诗题析通篇。A“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a读文题分析其与内容的关系。B读意境、读情感(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确定体式,以锁定表达技巧。C审题干看赋分把握答题点。B悟,悟诗歌意象(名词),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动词和形容词)。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鉴赏内容。(顺序:意
17、象想像画面意境情感。)C联,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尤其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注释部分。如此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D结,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对诗歌鉴赏要目(形象、表达技巧、语言三方面的鉴赏)的总结。如此可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五)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 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 起到了(某某)作用。词语在诗句中含义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 该字词描述的景象 +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
18、述:该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诗词感情的分析题的表述: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词语作用的表述同大阅读。3、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补缺(全国卷6分)(1)复习重点大纲列出的初高中64篇,平时积累,背诵时不能死记硬背,还要理解原文,生僻字,易混淆的字反复记忆。五、文学作品的阅读(全国卷22分)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先内容后形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注意:高考侧重于对考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1)答题要领:强调三句话,一
19、是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做现代文阅读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答案一定是出自原文的(除了那种特别明显的让发挥的题)。答题的时候先定位,然后就在原文中整合文章找答案。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或者关键词回答。而不是自己去生造。另一个原则,答案都是有正面意义的(不一定是褒义的),因为高考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文学作品的阅读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四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答题时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之中)。(2)答题五步骤:第一步:认真读题(文题)预测联想;第
20、二步:浏览各段首句,了解全文梗概;第三步:阅读全文,边读边画(重点:作者和年代,重要的时间、数据和有关资料、主要事实和典型形象;表现作者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句,即中心句;语言的特点和修辞的作用)。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起承转合),把握主题;第四步:审题干(判断答题的范围和要求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相关的提示语。B、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C、看赋分,配答案);第五步:开始答题(把握文体特点
21、和作者的感情线索,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题。)解答主观题至少有两道题用原文中的原句或用原文词组、语句组装。表述模式:a回答句子的含义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的最小意义层次里内容的作用,即对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作用。b回答句子的作用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三句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的最小意义层次里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C 回答写作特点这一类题目侧重在感情和语言两个方面。回答鉴赏题(对转或合部分整段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情感。(5)答题要点:1散文阅读:散文离不开情。所以考题往往围绕“情”做文章,阅读时也
22、要围绕“情”来思考: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用什么语言来表“情”的。2小说阅读:小说主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主题的,设题点是对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能力。A分析人物(分析塑造手法;把握人物思想性格;通过社会环境,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补充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行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B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所揭示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 C体味环境描写(着眼于小说三要素之间的联系)。3戏剧阅读:设题点:通过戏剧冲突分析
23、人物语言,即对话和独白。A 分析戏剧冲突(原因,性质及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戏剧冲突方式:a 人物的性格冲突(外部冲突),例如雷雨(节选);b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内部冲突)例如窦娥冤(节选);c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冲突,例如茶馆。B 揣摩戏剧语言(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4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指导 (一)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什么样的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
24、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二)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
25、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三)解题原则 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 (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
26、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六、语言表达运用(全国卷20分)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四小题 ,每小题3分)设题范围:成语、熟语的辨析、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等。对前3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1、成语、熟语的辨析
27、:A、成语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1感情褒贬2修饰语意3逻辑词义不4运用对象5语法功能6轻重程度7敬谦运用B、答题方法: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美轮美奂、感同身受);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C、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成语应先看本身的语义,再看语境意义,最后看色彩。5病句的辨析:(1) 6种类型:【前四种为结构类,
28、后两种为语义类】语(词句)序不当(注意多项定语、多项状语语序和句序)、搭配不当(主干的搭配、修饰语、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成份残缺或赘余(主谓宾残缺、关联词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注意介宾短语前置可能会缺少主语,虚词多余包括堆砌和重复)、结构杂糅(A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 B话说一半 另起话题 C藕断丝连)、表意不明(代词指代不明,一词多义、缺乏交待、停顿不同造成歧义)、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不清、分类不当种属或交叉关系误用。注意否定失当和两面一面)(2)解题步骤与方法: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结构类语病(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
29、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复句要先看关联(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词于前。语义类病灶采用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6语句的衔接:解题思路及要求: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
30、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7语句的连贯连贯类型及:A:解题要领抓中心,中心是理解语句的纲,中心句往往在句首(总领句、总括句)。抓思路,a记叙文,以时、空为序。b议论文多以逻辑为序,观点句在前,材料句(思想句于前,行为句在后)在中间,总括句在最后。c说明性文字和描写性文字,事理句于前,材料句于后,且循空间或逻辑关系。抓标志a暗示性词语(提示层次结构),b关联词语c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和相同句式,d音节的和谐变化。局部组合法:寻找联系最密切的语素和相关的语句。 B内容衔接:要语气粘连,话题一致,句子结构一致,语脉相承,情景相融,符合逻辑。C使用语法分析法,分析结构语序,关联词语及过渡、照
31、应。(一)扩句:(考查语言表达能力)1、扩展语句四种类型:给出主干句,主谓句的扩展;给出语句或不完整语段,接续填补空白;给出几个词语和中心词,定向联缀词语成句;给出话题中心句或首尾句,话题情景阐发。2、解题方法:对应以上四种类型。添加修饰限制成分;比较、对比,因果论证;联想想像,利用生活经验,搜寻记忆情景;举例扩展,借用修辞(比拟、排比、比喻)增强意蕴。3、解题思路:扩展语句是铺陈。(1)要讲究意蕴,力求创新。(2)注意精心构思,展开联想和想象。(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解题步骤:(1)细审题干,按要求思考。(2)吃透原句,辨析隐含信息、单句复句、扩展内容,修辞手法。(
32、3)结合前两点考虑多设方案。(4)按题干要求比较筛选,修改确定。(5)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与修辞格是否与要求一致。(二)压缩: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将丰富的较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一两句话)1、压缩语段考查的三种类型:概括大意(导语新闻);概括标题(精准、简练、有吸引力);概括要点(准确全面)。2、解题思路:压缩语段是提炼,要抓关键词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删掉枝叶,保留主干),再仔细地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不要超过字数。3、解题步骤:(1)明确标准,弄清题干要求。(2)细读原文,弄清体式,分析层次,把握中心。(3)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4)根据原文中心,确定原文内
33、容的删留。(5)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内容进行加工,得出答案。4、体式与侧重点:(准确地判断体式,是确定解题方法的前提)(1)说明体式抓对象和主要特征。(2)叙述体式抓主体经历与特征。短句注意首尾句,复句注意句末分句。(3)描写体式抓景或物的主要特征、描写角度和感情。(4)议论体式抓话题、观点、论据和结论。(5)新闻消息体式抓导语段。(6)图文转换体式抓象征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画面主体,即所指对象。漫画寓言=象征义+(批判了、讽刺了、嘲讽了、赞扬了)画面主体(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创作意图。(参考8漫画作文)(7)寓言(包括笑话)体式要正反两面探哲理。(8)图表体式抓各项之间的关系,结合图表公式
34、逻辑和生活实际领会其深刻意义。5、解题方法:(1)剔除枝叶法,适用于记述性文类,要去掉原因、过程和例子;(2)层次切分法,适用于说明文类,把语段的层次划清,提炼各层次要点,然后将各要点相加,最后再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3)寻找关键句法,适用于议论性文类,找出中心句或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当改造、整合。注意:多个段落构成的语段,要注意语段的结构方式。“并列式”要顾及到每个段落的信息要点。“分总”或“总分”式,要着重把握“总”中的信息要点(如,新闻导语),“分”中的内容可忽略不计。多个句子构成的语段,需要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条件、因果)入手,抓住表意重点,筛选出中心
35、所在。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三)句式变换:要求掌握常见的句式,按要求在这些句式间自由转换。八种类型:长句和短句。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单句和复句。一般语句和特殊语序句。普通陈述句和排比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长句和短句:(1)长句化短句的步骤:1)准确地划出原句的主干和附加成份。2)思考所变短句之间需何种关系才能保持原意,并且达到连贯的要求,进而确定其关系(因果条件、并列、顺承)。3)主干部分添加直接修饰成分使之独立为一句。4)其他句用代词作主语或用关联词连接。5)根据题干要求检验。(2)短变长:主要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
36、、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谓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的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如果题干给出主语,则应当按照下定义的方式确定宾语。2、单句与复句:(1)单变复:可以加上适当的关联词组成复句。(2)复变单:关键是先确定好所要改成单句的主干,将复句的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诸个小的表意单位。3、散变整: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先看散句散在那,如何变才能整齐,先确立基本句式,变完后要通畅。4、单、复句重组:(1)单句重组可将原句变成兼语式语句或“把”字句、被动句。(2)复句重组,改变语序,重新组句,即
37、调换其语句的偏、正或主、副语句的语法位置,或者先找出陈述对象,确立基本句式,然后将相关修饰部分有序地排列,语句意义和句间关系不变。5、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6、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肯定句变否定句,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7、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否定词+句号变问号。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
38、问语气+句号变问号8、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常式句是符合一般语法规律的句子,变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句子结构形式、改变某些成分在句中位置的句子。变式句有两类:一是单句,包括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二是倒置句,即把原来的关系、位置颠倒一下。如“请帮我买一本新版的词典”是常式句,变式句应为“请你帮我买一本词典,新版的”。(四)简明(包括串台词):“简”是对量的要求,“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简明指表达清晰,删去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晦涩和罗嗦。(五)得体:得体(包括公益广告词、对联、应用文等),指能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1、合乎表达对象(主体客体身
39、份);2、合乎语言环境(感情色彩、用词的分量和程度的轻重);3、合乎语体特征(口语与书面语)。(六)仿句:考查点语言运用能力;联想创新的思维能力;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八种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答题思路及方法:仿句是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制,从样句的思路到形式都要严格照原样保存,仿句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要求把虎画成虎,而不能画成猫)。内容上必须做到意趣相同,要注意:1原句中隐含的意思; 2原句中用词的特点(褒、贬、雅、俗);3原句的感情基调(忧伤、喜悦、沉重、明快)。形式上必须做到三同一对仗,即结构相同、句式相同、修辞方式相同,关于对仗没有硬性的要求,
40、2、两点要求:(1)形式上的约束性。(2)内容上的创造性。3、解题两步骤:(1)答前准备:运用数学解题思维方式,对给出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结构(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找出答题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2)后期制作: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全部条件的语句,检查衔接与照应。4、对联拟写:注意符合特定的语境、仄起平落和三同一对仗的要求。遵循题材、情感、旨趣一致的原则,忌讳胡乱生造,忌讳上下联用字重复。(六)综合改错题: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七、作文(全国卷60分)要点提示:A作文不是再现生活,而是表现(生命化、
41、心灵化)生活,作文需要生活,更需要想像。B考场作文,求稳是第一原则。几个要注意的地方是: 1) 别跑题。一定要有扣题之处; 2) 积极向上。3) 最后一定要留1分钟时间检查作文,确保没有错别字。1、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故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要把审题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新材料作文立意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或局部含意皆可,以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为底线。此类试题关键在审题。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抓住材料的核心意思立意。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
42、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注意:寓言式材料的理解,应当采用类比法。话题作文由话料(材料)、话引(材料的提示语)、和话框(话题作文的要求和限制)组成。注意各项的作用。(话题作文源于材料,不限于材料,但不能脱离材料。注意材料的暗示作用)“漫画作文”属于给材料作文的一种,与命题作文相比,其难度在于抽取漫画的寓意,并依此立意写文。图文漫画抓寓意:a明确画面内容的主体,把握所指对象。b将画面表现的内容还原为现实社会中的现象。c可以先将图文依照“先中心主体后周边,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转化为文字,转述为文字后,就能发现其中的内容重点。2、作文类别:(1)概念型:如尝试诚信(2)关系型(思辨型
43、):如爱与恨得与失。写作要领:(一)作文的审题:审题好比是打靶,越靠近靶心成绩越好。脱靶即意味着离题。1、审题程序:审材料(明寓意),审提示(定范围),审类型(选角度)。注意:要吃透材料,揣度出题意图,根据命题意图和体式(关系型或概念型)确立观点。2、要准确地把握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内涵,避免脱离命题范围。牢记符合要求是行文的前提。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抓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分主次几个对象间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这是立意的根本点。抓关键关于这一重点对象,材料中有哪些关键语句?辨是非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亦即命题者意图。查原因造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的原因。3.审题切
44、忌:任意扩大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外延,脱离材料的含意(走题)。阉割话题,然后取其局部,以偏概全(偏题)。仅朦胧地存在相关材料和话题的概念,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离题)。(4)抛开材料和话题,另起炉灶(离题)。(二)立意:立意的宗旨: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也是高考设题的原则)。立意的标准:紧扣材料(内容方面),充满哲理(表达方面),贴近时代(切入角度、焦点),启迪人生(社会性和启发性)。立意的思路与步骤:(1)说什么(把握材料和话题内涵、暗示和限定范围,通过相关链接自然的、社会的、古今中外的、家庭的、个人的、彼此的等等,确定内容角度)。(2)为什么这么说(确立观点或主旨)。(3)怎么说(确立写作提纲或内
45、容梗概,通过适宜的.手法、方式、结构展示观点和主题)。好作文力求“我以我笔写我心”,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作文。立意的方法: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高考作文一个中心:个人的科学发展观。两个基本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两个切入点:其一:人与自我的关系: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其二:人与他人的关系:厚德载物(仁爱精神)。(三)拟题的思路及要求:A、考场作文的拟题要确切、
46、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题目要尽量体现文章的主题,使人一看就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不要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坠入云里雾里。(2)题目的形式可以设计得新颖一些,起到引人注意的效果。B、1、符合主旨: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扣住题意,符合主旨。2、紧扣文体: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记叙文的话题,以议论文的题目文不对题。3、要有文学色彩: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色彩很重要。4、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5、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简洁、鲜明、内涵深刻,不雷同他人。要具有吸引力。C、拟定文题的角度有以下九种: 1、引用式:冷水泡茶慢慢浓(表台海关系)、小荷才露尖尖角;2、比喻式:一箭双雕的决策、小心背后的陷阱;3、夸张式:世界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