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糖尿病防治知识.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92688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防治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糖尿病防治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品资料糖尿病防治知识1、怎样才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的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而危及生命。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据估计,现全世界有1.6亿糖尿病病人,中国据估计近4000万。现在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糖尿病症状任意时段血糖水平11.1mmol/L、空腹血糖7.O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5.6mmol/L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

2、L为糖耐量受损。2、糖尿病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l型还是2型均有明显遗传倾向。病毒感染及某些化学毒物被认为是l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这些病毒包括柯萨奇B4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进食过多,尤其高脂肪、高蛋白和甜食、高热量食物、肥胖、长期静坐工作及活动减少等等均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据统计,1型占10,2型占90左右。总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症状的典型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特点的表现,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常常称之为“三多一少”。出现典型症状,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医院就医,检查并发现糖尿病

3、。 糖尿病的分型:1型(自身免疫性或特发性);2型(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特异型(已知病因);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常常非常典型,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则不一定非常明显。糖尿病早期往往无任何明显症状,也可有明显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疲乏无力即所谓“三多一少”症状。可有皮肤瘙痒或反复感染。长期高血糖将引起各组织器官病理和功能改变。将发生慢性并发症尤其眼、肾、神经及血管病变,发生视物模糊,严重者失明;蛋白尿、水肿、肢体麻木、痉挛、皮肤异常感觉如蚁爬或间歇跛行,足溃疡和肢体坏疽。 4、糖尿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是对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性

4、预防,主要是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将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各种因素降至最低。糖尿病的发生与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热量摄入,养成“三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米面不要吃得太精,多吃点五谷杂粮,此外每天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症、40岁以上肥胖及妊娠糖尿病等)要定期检测血糖,以早期发现阴性的2型糖尿病(即只有血糖升高而患者无明显症状)及糖耐量受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耐量受损又称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部分患者经过饮食或药物治疗有可能转为正常,如果不加控制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三级预防: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能引起心、脑、肾、神经、眼睛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者死亡。三级预防即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等各种手段,力求达到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