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淡水石桥)学校(三)年级(语文)科教案(试行) 科任:钟日英课题(单元)29 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认识4个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重点学习4个生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课时安排两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乞巧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重点学习4个生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录音带、牛郎织女的故事录音带、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意图一、故事、插图导入,揭示课题。1、谈
2、话引入新课。2、播放故事,出示插图。师:这幅图就是故事结局。(板书:天上相会)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怎样呢?4、板书课题,揭示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听录音朗读古诗。2、师:听了录音朗读古诗,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4、指导书写生字:乞、巧、霄、渡。(重点写:乞、霄)三、理解诗意1、检查课前预习一些关键词语:七夕、今宵、碧霄、渡的意思2、提出讨论内容:讨论前两行诗意。3、全班交流前两行诗意。4、出示小黑板的诗意让学生读5、过渡引入理解后两行诗意:师:通过刚才交流,谁能来说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呢?3分钟2分钟3分钟一、学生听故事,初步感知
3、课文内容。听后说说感受。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听录音朗读古诗。2、说说自己发现什么。(第一行有两个xiao字,宵霄两个字。一个是宝盖头,一个是雨字头。宵:是夜晚。霄:是浩瀚的天空)3、读准字音。4、识记字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4、学生书写生字:乞、巧、霄、渡。三、理解诗意1、说说关键词语:七夕、今宵、碧霄、渡的意思2、同桌讨论前两行诗意。3、全班交流前两行诗意: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4学生齐读诗意。2分钟4分钟12分钟一、
4、故事、插图导入,揭示课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听录音朗读古诗。把孩子们带入了诗境中,体验到了诗句美。学习生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诗意这样设计,让学生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加深了学生们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意图刚才通过抓住关键词,我们成功地知道了前两行诗句的意思,我们再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后两行诗句的意思。四、巩固全诗诗意。小黑板出示练习题1、 根据诗意写诗句。2、乞巧这首诗是 代写的,这首诗表达了那些少女们追求美好心愿
5、。3、古代的少女们向织女乞取智巧,联系实际说说你乞求什么呢?(板书:人间乞巧 美好愿望 )五、指导朗读、背诵古诗。1、提出朗读古诗要求、方法。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方法:按节奏读、第一、第二声的字稍为读慢一点,第三、第四声的字稍为读快一点。2、教师范读。3、指导背诵古诗。指名、齐背。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关的古诗。课后我们还可以搜集有关七夕的古诗读一读。2分钟2分钟3、用学习前两行方法学习后两行诗句。(1)说说家家、乞巧、望秋月、红丝、尽的意思。(2)读诗句说诗意。家家户户望着天空中的明月,穿完了许多的丝线。四、巩固全诗诗意。1、学生完成练习2、学生说愿望
6、。五、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提出朗读古诗的要求、方法。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方法:按节奏读、第一、第二声的字稍为读慢一点,第三、第四声的字稍为读快一点。2、学生朗读古诗。3、个人背古诗、齐背古诗。5分钟5分钟四、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题,巩固了全诗。板书也体现了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体验。五、指导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这个环节也是教学重点之一,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背诵古诗和诗意。2、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别人听。3、搜集有关七夕的古诗和一些民间故事来读一读。天上相会乞巧 美好愿望 人间乞巧教后反思这一节课,我觉得能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能够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宽语文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我能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这堂课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对资料的内容理解不透,所以感受不到诗的情感。今后,我会在教学中注意这个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