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设不同的情境.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5798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不同的情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设不同的情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设不同的情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设不同的情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雁江区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评选材料(二等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资阳市雁江八小 刘雪梅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2、,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出独特见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

3、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材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例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小学去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今年男生增加15%,女生减少20%,问今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这题,大部分学生都采用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答方法进行解答,但是有的学生向我提出

4、,可以设具体人数进行解答,我请他说出解题思路,他这样回答:设去年女生100人,男生则为80人,今年男生为:80(115%)92人;今年女生为:100(120%)80人,今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9280115%我及时肯定了这位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2、培养学生探究质疑,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

5、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我则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这个学生回答:“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可用:S1/4CdS或者用1/4d 2”这位学生的回答无疑是一个创举,我和同学们都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在课堂上学生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应该值得我们赞扬,因为这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

6、体合作”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1、一题多解,交流学习。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

7、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2、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合作的习惯。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

8、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学习圆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

9、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例如,在教学了“比的应用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有若干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为75,后来又有4名女生参加,这时候女生占总人数的44%,问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再进而求出参加数学

10、竞赛的男生的人数,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可以不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而直接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我请他说出解题思路,他这样回答: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女生人数的比为75,后来又有4名女生参加,这时候女生人数发生了变化,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未发生变化。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的男生人数占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的比为:7(57)7/12 14/24;在又有22名女生参加了数学竞赛后,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占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的:144%56%14/25 。在多了4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前后,女生人数和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均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没有发生变化,而

11、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却从原来的24份变成了25份,增加了1份,正好是多了4人,因此可得,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为:41456(人)由此我们教师应该想到,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六(1)班男生人数和

12、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二0一一年四月十八日创设不同的情境,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资阳市雁江八小刘雪梅2011-4-20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