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学复习要点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蜇,珊瑚。2、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外胚层有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涡虫、血吸虫、5身体呈左右对称,可使身体定向运动,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6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7、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2、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秀丽隐杆线虫。8、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自来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9、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沙蚕,蛭。) 蚯蚓有环带的一边是前端。10、身体分节使蚯蚓的身体运动灵活。蚯蚓靠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1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蜗牛、乌贼)12、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13、昆虫的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3、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14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15、昆虫的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它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会蜕皮。16、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7、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18、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19、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的原因。20鸟
4、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21、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22、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撕咬),犬齿(切断)和臼齿(咀嚼)的分化。23、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牙齿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消化能力。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2、关节由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3、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组成的。4、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
5、,肘部伸展。5、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6、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7、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8、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9、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10、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动物有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有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