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石潭记(教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2641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3、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2、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以小学学过的诗《江雪》导入  ,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屏显)学生齐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 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 (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借景消愁愁更愁”。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 二、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走近《小石潭记》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已布置预习完成) 2、齐读课文,检测预习情况 (屏显:加粗字解释) 斗折蛇行( ) 悄怆幽邃( ) 可百许头( )( ) 日光下澈 ( ) 似与游者相乐 ( ) 乃记之而去 ( ) 隶而从者 ( ) ( ) 凄神寒骨( ) ( ) 3、解答预习中的疑难字词(重在词义句义) 4、引导讨论,解读文本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诒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明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深入文本,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自主阅读,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五、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六、师生共同总结(配乐齐读):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他的《永州八记》很值得一读。 七、 课外作业  1、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校园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