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怀柔区中高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0.8CM MS-3型纤维微表处试验段施工方案
怀柔区中高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项目经理部
年 月 日
怀柔区中高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纤维微表处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中高路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东南部,起点与京加路(G111)相交,终点与富密路(X026)相交,道路全长19.543km,本次预防性养护工程起点为k4+576,终点桩号为k18+500,养护长度为13.924km。
2、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3、人员组织机构
技术负责人: (电话: )
施工负责人: (电话: )
微表处施工现场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资料负责人:
4、养护结构:处理路面病害后, 0.8cm MS-3型纤维微表处。
5、试验段施工方案
①.试验段地点:k11+950-k12+150,试验段长度200米。
②.试验段日期:
③纤维微表处摊铺方法:试验段摊铺前对原路面进行清扫,按照纤维微表处施工工艺在k11+950-k12+150左半幅进行施工。
二、微表处
病害处理完毕后,统一摊铺MS-3型纤维微表处。
面层采用0.8cmMS-3型纤维微表处(玻璃纤维)。
1.设备
机械设备租赁于北京华创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施工前对机械进行设备标定。
纤维微表处施工主要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情况
备注
微表处封层机
西筑MS-9
1台
良好
可以添加纤维
徐工SOM1000-2
1台
良好
可以添加纤维
装载机
Z50
1台
良好
清扫路面吹扫机
B4300
4台
良好
路面清扫车
385B
1台
良好
乳化沥青运输车
12吨保温
1台
良好
水车
8000L
1台
良好
2.材料
施工中所用玄武岩及乳化沥青采购于北京国创通畅路桥养护有限公司,试验段过程中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性能验证,验证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纤维微表处所用玻璃纤维采购于上海龙孚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纤维微表处所用原材及技术指标如下所示
①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须用阳离子型聚合物改性的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需采用拌和用乳化沥青(BCR)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要求。
纤维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BCR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筛上剩余量(0.85mm),不大于
%
0.1
赛波特粘度(25℃,s)
20-50
恩格拉粘度E25
3-30
沥青标准粘度C25,3①
S
12-60
蒸发残留物
含量
%
≥62
针入度(100g,25℃,5s)
0.1mm
40-90
软化点
℃
≥57
延度(5℃)
cm
≥20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5
弹性恢复(25℃,s)
%
≥50
贮存稳定性
1d
%
≤1
5d
%
≤5
②矿料
纤维微表处矿料采用玄武岩,不同粒径的玄武岩和矿粉等掺配而成。纤维微表处粗、细集料应符合表2要求。
纤维微表处用粗、细集料质量要求 表2
材料名称
项目
技术要求
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2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不大于28
石料磨光值 (BPN)
不小于42
坚固性 %
不大于12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不大于15
细集料
坚固性 %
不大于12
矿料
砂当量 %
不小于65
矿料的级配范围符合表3规定。
纤维微表处的矿料级配范围 表3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S-2型
100
90-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③填料:添加具有化学性的填料时,应综合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化学反应及相容性,填料应干燥、疏松,无团结,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相关规定。
④水:纤维微表处用水采用可饮用水,水中不含有毒的可溶性盐类、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其它污染物。
⑤玻璃纤维
本次纤维微表处采用多束粗砂无机械捻的卷状玻璃纤维,是一种无硼无氟的抗腐蚀玻璃纤维,提高了道路硬度、耐用性,同时与稀浆封层混合料拌和更加优异。
微表处用玻璃纤维采用添加装置,该装置采用液压驱动马达,与石料输送主轴相联,做到与石料同步输出,边切割边加入混合料中拌和,通过液压阀调节其添加量。
纤维添加量为石料重量的2‰。
3.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设计
①纤维微表处材料用量范围参照表4。
单层纤维微表处材料用量范围参照表 表4
项目
MS-3
养生后的厚度(mm)
8mm
油石比(沥青占矿料的质量百分比)%
6.5-8.5
矿料用量(kg/㎡)
10.0-22.0
填料用量(占矿料质量百分比)%
0-3
外加水量(占干矿料质量百分比)%
根据混合料的稠度确定
注 1:外加水量一般在6.0%-12%。
②稀浆混合料的室内试验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
纤维微表处配比设计要求 表5
项目
微表处
可拌和时间(25℃)
不小于120s
粘聚力试验
30min
不小于1.2N·m
60min
不小于2.0N·m
负荷车轮粘附砂量(LWT) 粘附砂量
轮迹宽度变化率
不大于450g/㎡
不大于5%
湿轮磨耗损失
浸水1h
不大于540 g/m2
浸水6d
不大于800 g/m2
4. 纤维微表处施工
1)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对材料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准备:施工用的改性乳化沥青、矿料、水、填料,玻璃纤维等应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规范技术要求后方可使用。严格按照微表处技术指南中的矿料质量和矿料级配要求使用强制拌合机加水拌合至最佳含水量。
②施工前各种施工机械和辅助工具均应备齐,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对摊铺机进行标定,需绘制标定曲线并出具标定报告。施工现场应设专人管理交通,施工路段应按《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置施工标志。
2)纤维微表处施工程序
①清洁路面;②摊铺车摊铺微表处稀浆混合料;③手工作业修复局部施工缺陷;④初期养护;⑤开放交通。
3)纤维微表处施工要求
①根据封层路幅宽度,调整摊铺箱宽度,保证横、纵缝处理平顺。
②将摊铺车开至施工起点,对准控制线,铺设铁板放下摊铺箱,调整摊铺箱厚度。
③按配比输出矿料、填料、水、乳液,进行拌和。
④拌好的混合料流入摊铺箱,当混合料注满摊铺箱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开动摊铺车匀速前进。安排专人清理横缝。
⑤摊铺中保持匀速行驶。任意一种材料即将用完时,停止输料。
⑥摊铺中的局部缺陷,人工及时修补、找平。对于初始及完工后废料及时清理干净。
⑦初期养护
铺筑后,在初期养护期内,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混合料达到完全破乳应尽快开放交通。
⑧底面层施工结束后,为保证密实度,表面层待一周后进行施工。
4)施工质量控制
①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a.施工前必须提供所有组成材料的检验报告,检测项目指标必须满足施工规范求。
b.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或储入同一储存罐)的相同规格品种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等为一“批”进行检查。检查频率和要求符合表6。
纤维微表处施工前的材料质量检查与要求 表6
材料
检查项目
要求值
检查频率
改性乳化沥青
符合本次技术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到货一次
矿料
砂当量
符合要求
每批来料一次
级配
每批来料一次
含水量
实测
每天一次
c.施工前必须提供混合料的设计报告,在确认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和符合本次工程要求后,方可施工。
d.施工前对微表处摊铺车的性能,标定和设定以及辅助施工车辆配套情况、性能等进行检查。
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施工中应对稀浆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抽检项目、频率、允许误差及方法如表7所示。
纤维微表处施工过程检验要求 表7
项目
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稠度
适中
1次/100m
经验法
油石比
施工配合比油石比±0.2
1次/日
三控检验法
矿料级配
满足设计要求
1次/日
摊铺过程中从骨料输送带末端接出集料筛分
外观
表面平整、均匀,无离析、无划痕
全线连续
目 测
WTAT 浸水1h
不大于540g/㎡
一次/7日
b.稠度检验采用如下的“经验法”进行:
①迎着太阳照射方向观察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如果表面有大面积亮光的反光带,说明混合料用水量偏大,稠度偏稀;如果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干涩,,没有反光,说明混合料偏稠;如果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对日光呈现漫反射,说明稠度适宜。
②采用以下的“三控检验法”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油石比检验:
a.每天摊铺前检查摊铺车料门开度和各泵的设定是否与设计配比相符;
b.摊铺过程中取样进行混合料抽提试验,检测油石比大小是否与设计油石比相符;
c.每天施工完成后,统计施工用的集料、填料总用量和改性乳化沥青总用量,计算每天摊铺混合料的平均油石比。
开放交通。
2)纤维用量
本项目为MS-2型微表处,需在微表处中增加玻璃纤维,试验表明,当纤维添加量大于0.3%以后,拌合时间将不再满足要求。纤维的最佳添加量在0-0.3%之间,只有在此区间内,才能在不损害纤维封层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体现纤维微表处的优点,故本次设计纤维掺加量选用0.2%。
3).纤维微表处施工工艺简介
1.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找有经验厂家出具配合比设计。
2.本次设计为1.2cm纤维微表处,碎石封层摊铺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进行1.2cm纤维微表处摊铺。
3.纤维微表处施工前,采用清扫车对底面层进行清扫,扫除底面层松散材料、泥土、各种杂物等。坚硬的结块要刨除,并清扫干净。对侧附属设施进行保护,保证路缘石及硬化路肩清洁。
4.本次路面宽度为6米,采用两幅摊铺,每幅摊铺宽度3米。摊铺过程中逆向摊铺,选用有经验司机以道路缘石为标线进行行进摊铺,较宽路段没有标线及路缘石参照物进行划线放样进行摊铺,保证摊铺的直顺。
5.每次施工前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进行码放交通标志,保证社会车辆正常通行及施工现场的安全。
6.摊铺时全程控制调节集料、填料、水、乳化沥青的配合比。搅拌形成的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保证混合料在摊铺箱中分布均匀。所摊铺的混料不得有结块及破乳现象出现,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破乳现象立即停机,寻找破乳原因进行整改。
7.摊铺施工前选用有经验司机,对司机进行摊铺注意事项交底,摊铺时封层车匀速前进,保证纤维微表处摊铺厚度及饱满度。
8.摊铺开启前辅助施工人员及时到位,当摊铺机摊铺开始后,辅助人尾随摊铺机后方,发现不足之处立即进行人工修整,重点部位:如起终点接缝由专人进行修整,不得随意换人。对摊铺过程中出现的个别超大粒径矿料产生的刮痕及其它不合格处,尽快清除并整平。
9.摊铺过程中减少纵向接缝数量,尽可能使纵向接缝落在车道线上。
10.微表处混合料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混合料不会在摊铺箱中过早破乳。混合料在拌合及摊铺中应保持浆状均匀,不得含有多余水分,混合料浆体保持良好状态以保证集料不会出现离析现象。
11.纵向接缝处理:在先铺筑的接缝处进行预湿水处理以利于混合料粘接,用橡胶刮皮下呀拖刮接缝处的突出部分,使纵向接缝变得平顺。
12.横向接缝处理:合理安排每车摊铺,做到每车满载铺,尽可能减少横缝的数量。施工时在起点处铺垫一块铁皮,摊铺机前进后及时将铁皮连同上面混合料一起拿走,并安排专人进行横缝修整,保证接缝的平整。
13.二道刮板的使用:根据施工状态合理选择刮板宽度及柔韧性,施工时保持二道刮板的压力均匀及距离合理,达到集料二次整合的目的,以保证混合料在路面分布均匀性。
14.微表处铺筑后需进行早期养生,待混合料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
15.根据路面养护技术需要,在微表处施工路段时,增加添加纤维工艺。添加的纤维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一定的长度及在混合料中的均匀分布。
16.施工结束后,现场进行废料清理,并将场地清理干净。
4).纤维微表处质量检评标准
纤维微表处过程检验要求
项目
过程检验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油石比
设计油石比±0.2%
1次/日
三控检验法
矿料级配
满足设计要求
1次/日
摊铺过程中从骨料输送带末端接出集料筛分
外观
表面平整、均匀。无离析,无划痕
全线连续
目测
摊铺厚度
-10%
5个断面/km
钢尺测量,每幅中间及两侧各1点,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纤维分布
分散均匀
6-9个点/车
在摊铺面两侧取少量集料目测
浸水1h
不大于540g/㎡
1次/周
三、微表处交工验收质量检验要求
工程完工后1-2个月时,将施工全线以1km-3km作为一个评价路段进行质量检查和交工验收。检查项目、频率、要求及方法按照《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执行。
四、安全施工
①、 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医院及时联系,以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聘请专业救护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3、施工现场配备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
4、必要时求助社会援助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5、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人场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②、安全管理制度
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中,主要建立的管理制度有:
项目法人负责制:安全工作实施公司法人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
安全交底制度:建立各项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和每月例行检查制度。
安全责任制度: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责任分解,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安全审查制度:对重要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安全审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进行评审。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后,立即报告给公司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所在地的劳动部门。
作业安全细则:对各种工程项目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细则,作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③、安全控制重点
本工程的安全控制重点是: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施工机械作业安全、防火安全。
④、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保证重点
安全生产保证重点为:施工安全措施、安全防护、机械安全、交通防护、消防保卫等。
(二)重点项目安全措施
1、施工组织上的安全措施
(1)认真做好指挥工作,项目经理为总指挥,各项目上应指定责任人,各个作业点明确人员,负责到底,做到:指挥统一、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进入施工区域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2、安全防护
(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
(3) 在施工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立四板一图标志,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4)设立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所需的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火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
(5)施工现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建立并施工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6)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依照量测结果及实际情况,及时支护措施及支护结构的封闭时间,确保施工安全。
3、机械安全
(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2)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物时减速鸣笛,制动器灵敏,功能良好。
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①、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基本消除扬尘、彻底防治遗撒,确保达到《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第72号令)中的规定,采取防尘降噪措施,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规定。
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施工负责人
项目总工
环保小组
成员
交通安全员
文明施工员
施工安全员
卫生清扫队
施工现场
③、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1、实施换进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搞好现场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企业素质的体现,它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内部施工环境,并对企业形象的树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把环保指标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
2、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气监测和监控工作,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3、进行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中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促使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及时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派出所、居民、施工单位、环保部门加强联系。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凡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扰民问题,也要说明情况,求得谅解限期解决。
4、制定完善的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编制总体、单项施工方案时,必须有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过程中都要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有关防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5、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严紧随意抛撒。
(2)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现况沥青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3)施工期间遇大风天气,要控制土方和砂砾稳定料的装卸施工;废弃物料要及时清运,有碍于居民和行人的要立即清除。
(4)现场堆料,要适当洒水;料具要码放整齐,袋装水泥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并遮盖。运输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细颗粒粉状材料时,采用封闭式货车,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5)车辆不带水、带泥出现场,在大门口处铺设一段石子,定期过筛清理,并做一段水沟冲刷车轮,人工拍车,清扫车轮、车帮;挖土装车不超装,车辆行驶不猛拐,不急刹车,防止洒土,卸车后注意关好车厢门,场区场外安排人员清扫洒水,基本上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6)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果皮以及其它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的物质。
(7)工地采用电热茶炉,提供职工饮用水。食堂炉、灶使用液化气。
(8)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工地因建立搅拌站而产生的烟尘污染。
6、现场保洁与清理
(1)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及时集中分拣、回收、清运垃圾。垃圾运出施工现场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严禁乱到乱卸。
(2)各类设备和材料妥善存放、并及时将废料、垃圾及不在需要的临时设施清运出现场。
(3)施工中的废水、泥砂浆等应指定地点排放,并定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内的垃圾废料应及时清运,场内注意及时洒水降尘。
(4)在工程交工时,从施工现场清除、运出全部设备、剩余材料、垃圾和各种临时工程设施,保证整个施工现场和工程整洁。
(5)保护人身安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注意周围居民及过往行人的安全。加强坑槽、沟槽的围拦,防止落坑、落槽、落井的事故发生;施工期间全面检查施工用电,闸箱必须上锁,电线设置必须安全。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 除!
可修改编辑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