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2.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小猴子第一次下山,因为做事三心二意,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家。过了几天,小猴子又
2、下山来了,它来到山脚,遇到了三只小猴,它们一起来到另一块玉米地里,掰了一堆玉米。 (出示课件小猴分玉米的图)师:看,这就是它们掰的玉米。谁来说一说,现在这四只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4只小猴在分玉米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师: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生: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3分,每份3根,就是平均分。师:平均分用什么法来计算?(除法)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蚕宝宝的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蚕宝宝)蚕宝宝多可爱呀,老师也特别喜欢蚕宝宝。2、教学例3第1题。(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
3、3的第1题。)师:老师也养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指名学生读题,全班读题。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生: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师:说得真好,分蚕宝宝的时候,最关键的是怎样分?(平均分。)师:谁愿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分析解答。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教师板书:怎样解答?)请你在练习本上把你的想法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画图的情况,并选取典型案例,全班交流。师:用算式怎么表示?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学生板演:153=5(只)师:很多同
4、学都是这样解决问题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生: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里放几只?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师:你说得真清楚。(3)回顾检验。教师(指板书:)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一起说了说:“知道了什么?”,然后大家一起交流了“怎样解答?”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解答正确吗?(相机板书:解答正确吗?)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法来检验,并用课件演示。3、教学例3第2题。(课件出示题目: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学生自由把题目读2遍.师:你知道了什么?师:问题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要用几个纸盒?)师:这题应该怎样解答,请你在练习本上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可以先画一画,再写出算式。学生活动,教师巡察。集体交流。师;解答正确吗?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法来检验,并用课件演示。4、比较例3两题的异同点。师:比较上面两题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1)同桌互相讨论,交流。(2)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小结:不同点: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