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实验和观察(1课时)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1、 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1、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 在实验观察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课前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
2、自带)等。药品:食盐、鸡蛋、白醋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1、 通过对图1-1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2、 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3、 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引言:同学们,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展示图1-12:请大家观察问:图中都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用什么方法可确定到底是否弯曲。)展示图1-13:请大家观察问:这两个小动物哪个大?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到底哪个大?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条横的直线
3、是弯曲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个等大的小动物不一样大呢?(导入新课)要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可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还经常需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第二节实验和观察。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讨论和归纳:人的感官可观察事物,但具有局限性,有时会使我们产生错觉。创设轻松环境,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质疑和探究。二、新课教学1、实验里的仪器展示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观察仪器;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扼要说明下列仪器的使用,若学生熟悉的仪器,让学生介绍。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等。酒精灯物质加热的常用热源。药匙取少量粉末
4、状(或小颗粒状)的药物。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的仪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的仪器。显微镜可观察微小(如细胞等)的物体。图1-14电子显微镜可观察更微小的物体。介绍观察远处的景物可用望远镜,图1-15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追问:如何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和观察呢?学生观察、初步认识仪器的名称及用途。熟悉实验室里的仪器是观察的第一步,从介绍常用的实验仪器着手,使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强调):实验时,实验目的要明确,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方法)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实验现
5、象。实验一:“鸡蛋沉浮”的实验问:你能说出图1-11(展示实物)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吗?步骤: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_,最后_。3)把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你能观察到_。归纳:从刚才同学的实验和大家对操作要求的讨论,可见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二:放大镜观察指纹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在实验中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成一个实验。将学生画的指纹投影出,适当的给予评价。让学生知道实验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听讲学生回答学生边观察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可
6、先让学生猜测,实验操作可让一位学生上台做,其他同学观察操作有无错误。 学生实验:先用眼睛观察自己的指纹,在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并把观察到的指纹画下来。看看别人的指纹与自己的指纹有什么不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为他人纠正错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表达和交流能力。并体会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能力。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进行小结。布置作业。学生回答、概括。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应注意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总结。教学反思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 板书设计12 实验与观察一、 实验室里的仪器二、 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实验时: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