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重力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三、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
2、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安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意见【新课导入】1. 温故知新:(1)测力计的原理; (2)测力计的使用。2. 情景导入: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现象(苹果下落水往低处流抛出的球落地羽毛飘落)提出问题:你们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新课】:一 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提出问题:力有三要素,那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演示实验: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落体2重垂线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
3、方向总是垂直地面,为澄清这一认识,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否总垂直地面?学生讨论之后实验验证。2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3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次数质量(kg)重力(N)重力/质量(N/kg)123 3 G=mg(g=9.8N/kg或10N/Kg)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提出问题:(1)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2)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5增大物体的稳定性:(1)降低重心; (2)
4、增大支撑面。【课堂总结】师生共同完成【巩固提高】PPT【作业设计】P171、2、3、4.【板书设计】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 G=mg(g=9.8N/kg或10N/Kg)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5增大物体的稳定性:(1)降低重心; (2)增大支撑面。通过生动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所以此环节安排为实验探究。应用记录以及反思1. 教学应用记录:2. 教学后记:签名:分管领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