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强课题7.1压强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特点,能画出压力的方向2.说出压强的意义及定义,并说出公式中各量的单位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说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执教人压强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则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压强的单位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1Pa=1N/m2 公式应用:桌面上平方一本教科书,书所受重力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F=G=2.5
2、N s=4.710-2m2 P=F/S=2.5N/4.710-2m2=53pa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在实际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那么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呢?由公式P=F/S可以得出理论上且在实际中可操作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P30的“想想议议”图中的例子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来改变压强的。三、课堂小结 1.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压强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四、课堂练习 同步训练P32 1 2 3
3、 4 6 五、课堂作业 同步训练P33 7 P33 课后提升审核人重点压强的意义及公式的应用备课时间月 日难点压强的意义上课时间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引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包含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压强。压强是用来表示什么的物理
4、量呢?下面开始学习二、进行新课前面学过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上面的例子中出现的现象都是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呢?从2.中可分析出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面积有关,是怎样的关系呢?通过探究实验来研究。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怎样的关系呢? 利用压力小桌放到泡沫塑料上面,通过观察塑料被压下的程度说明压力的效果(1)将小桌放到泡沫塑料上,观察塑料陷下去的深度;(2)在桌面上放砝码然后观察塑料陷下去的深度;(3)将小桌反放在泡沫塑料上,将刚才的砝码仍放在小桌面上,观察塑料陷下去的深度。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即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2.压强: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即把物体单位面。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