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与方法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学习,经历思考与讨论,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计算 (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录像: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设疑:如何判断运动员
2、的快慢?学生猜想教师点评:猜想是否合理、科学?应该用什么来探究验证? 二、新课教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多媒体展示:游泳池中,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怎么判断谁游的快?裁判员是怎样判断输赢的?学生讨论:观众看谁在前面,裁判员看用的时间讲解:(1)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例如:在1min内,骑自行车可通过200m,汽车可通过1000m,在相等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长,它的运动比自行车快。(2)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赛跑时,1125s的成绩比1145s的成绩快。学生看图
3、分析:图7-13(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的最快;而图(b)表明三个运动员在通过相同的路程内,中问运动员所用的时问最短,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得最快。 总结归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路程多的速度快;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速度快。如果两个物体各自通过的路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在物理学中,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的方法。 只要将路程和时间相除,算出各自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了。(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讲
4、解: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学生练习:写出速度的数学表达式。若用字母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写出速度的字母表达式。讲解(1)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S是在时间t内所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2)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3)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例如汽车1s通过10m记作“10m/s“,在交通运输中常用kmh。学生练习 15m/s= _kmh;1 = m/s例题讲解:一辆汽车经高速公路从合肥开往南京,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100kmh位置。合肥到南京
5、为160 km,需要多少时间? 已知:汽车的速度v=100km/h,两地之间的距离s=160km 求:汽车从合肥到南京需要的时间 解:由v=s/t可得 t=s/v=160km/100km/h=1.6h=96min答:汽车从A地到B地需要96min 学生练习:P45例题(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学生看图:看图7-16、7-17,感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讲解:物体在一条直线是上运动,如果速度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出站时速度逐渐增大,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学生活动:比较汽车速度的变化讨论:图7-18(a)、(b)中,两车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讲解: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如自动扶梯的上下;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其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如图7-20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讨论:你见过的直线运动中有匀速直线运动吗?有变速直线运动吗?三、课堂小结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的意义、表达式、单位及应用。3、匀速直线运动吗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四、作业 P48第2至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