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杠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人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会分析杠杆的五要素,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教学重点】
分析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画出各种杠杆的力臂
【教学用具】
木板、图钉、羊角锤、夹子、钳子、起子、螺丝刀、小木块等
【教学程序】
〖新课引入〗
我们从初二物理的学习了解了物理学所研究的内容;从初三开始将从另外的体系进行探究学习,因而初二的基础对初三的学习没有影响;本学期开始对任何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本课我们首先来研究简单机械。
生活中有很多机械,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新课进行〗
一、什么是杠杆?
※做一做:钉在木板上的图钉,如果要把图钉取出来,你准备怎么办?如何做?(生活应用)(分别由学生上台尝试并简述具体的操作方法)
1、例题分析:
撬棒 羊角锤起钉子 滚球
针对以上三种物体(机械)通过幻灯展示它们的具体工作过程,并由学生比较归纳它们工作中的共同特点———都在转动———(它们上都有一点不动)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2、定义: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作杠杆
※讨论学生举例:找出生活或生产中你认为与上述工作相类似的工具:
钳子、剪刀、夹子、起子、手臂、船浆等……
说明硬棒的含义:由羊角锤及滚球那些物体形状不象硬棒,那概念中硬棒是作如何理解?
让学生根据羊角锤和滚球的工作及配合幻灯再展示发挥想象,把它们变薄、变细、更苗条想象出硬棒入下:
说明:杠杆并不是一根直棒,而是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任何坚硬物体,但它们都可以等效地看作是一根棒,且可以是直的,还可以是弯的。
方法指导:在找杠杆时,关键是根据其特点绕某一固定点转动,但一般在试卷上的图都是静止的,而实际找时应把它们看成是活动的,想象其实际工作过程中找出其特点。
二、杠杆五要素:
1、支点O;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分别在上三图中找出并由学生标上)
2、动力F1:作用在杠杆上,驱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分析比较F1与F2共同作用在杠杆上,即其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但所起的作用有区别,一个使杠杆转动,而另一个阻碍杠杆转动。
根据理解分别由学生在上三图中找出动力、阻力(由学生讨论、上黑板板演、再由学生支出错误或上板改正)
※练习:在课本图上作出杠杆五要素
a、起子 b、汽水扳手 c、手推车(独轮车)
4、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可先由数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引入)
如果到动力作用线的叫动力臂L1;到阻力作用线的叫阻力臂L2
具体说明力的作用线的画法:只要沿着力的方向沿长
例:
由学生分别上板画出三图中的动力、阻力作用线:
(1)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上三图的画法学生总结力臂的一般画法:
先找支点——画力的作用线——再画点到直线的距离(用大括号标明)
〖归纳总结〗
1、 杠杆的定义;2、杠杆的五要素;3、作出杠杆的五要素
〖巩固练习〗
《同步练习》相关内容。
〖布置作业〗
1、书后“www”内容。
2、《物理补充习题》P1:基础题。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