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求物质密度、鉴别物质。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到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经历使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价值。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2、通过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
2、积成正比的关系。3、密度公式的应用,鉴别物质。教学难点:1、用实验来探究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无关。教学器材:3个塑料杯(或小烧杯)、适量的水、醋、酒精,6组体积大小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13架天平,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营造鉴别物质的的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常常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属性来鉴别物质。1、教师展示:一杯水和醋。让学生鉴别,提问学生是如何鉴别的。2、教师展示;一杯水和酒精。请一名学生鉴别,提问全体学生他是如何鉴别的。3、幻灯片展示一块金属和一块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学生它是纯金的还是镀金的铜条。先排除上述的鉴
3、别方法,如何鉴别它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密度。板书课题:密度。二、密度(一)探究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教师先用实物展示三个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再用幻灯片展示它们的质量。提问学生:它们的质量相等吗?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天平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体积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对于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质量不相等:质量相等的体积不相同。教师;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那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幻灯片展示探究课题。我们来探究一下。(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提问:你们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
4、导学生猜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可能存在正比关系?2、提问:如何探究呢?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我们先选择同种物质组成的大小不同的物体,比如这一组铝块,然后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质量用天平测,由于它们的外形是规则的圆柱体,我们可用尺子测出它的底面半径和高,按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算出它们的体积。它们的体积我已经帮大家算出来了,分别为1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小的物体的质量在前面我们已经测过,同学们只要测出第二、三个物体的质量就可以了。最后把数据填入表格进行分析、算出每一次实验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绘出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得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发给同学们的物体组除了铝块组外还有同等大小
5、的铁块组、铜块组。同学们就用5分钟的时间快速、高效地实验吧!3、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通过举手方式选择两个小组(铝块组和铜块组)把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在黑板上。4、师生一起分析铝块组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第二次实验中,当铝块2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质量也跟着增大为原来的2倍;当铝块3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3倍,质量也跟着增大为原来的3倍,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表明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同学们观察一下铜块组同学的实验数据遵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其它小组同学的呢?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铜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铝的一样吗?还有铁
6、的呢?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物质不同,这个比值不同。这就表明这个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因此我们可用这个比值来鉴别物质。这个比值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密度。我们求出来的就是铝、铁、铜的密度。教师:密度究竟是什么呢?师生一起分析:我们以第一次实验为例,看看得出密度的过程。我们将铝块1 的质量28.5g除以体积10厘米3得到的是1厘米3铝的质量,即单位体积铝的质量,所以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常用的单位体积除了1厘米3还有1分米3。三、密度的公式教师:从以上过程我们还可以得出密度的公式,密度等于什么?学生:密度=。教师:公式还可以用字母表示,是=,m表示物体的质量
7、,v表示物体的体积,表示组成物体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的单位教师;在密度公式中,如果质量的单位用千克,体积的单位用米3,经过计算就得到密度的国际单位千克/米3,符号是kg/m3;如果质量的单位用克,体积的单位用厘米3,经过计算就得到密度的单位克/厘米3,符号是g/cm3。教师:这两个单位都是由哪两个物理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学生回答,认识到它们是组合单位。教师: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我们把1g/cm3换算成kg/m3看看。幻灯片演示,得出1g/cm3=1000kg/m3,g/cm3是大单位,kg/m3是小单位。五、密度表教师: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并列成了表格。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密
8、度表,了解一下物质密度的常识。教师:这儿有三个密度表,分别列出了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同学们查一查水的密度是多大?学生查出水的密度,思考说出水密度的物理意义,它表示体积为1米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识记水的密度。学生阅读密度表,了解一些密度的常识。教师通过一些问题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如:1、铜的密度比钢、铁的怎样?2、钢和铁的密度是怎样的?3、钢和铁的密度与铝相比怎么样?4、冰和蜡的密度怎么样?这种情况多吗?还有哪能些物质的?5、海水的密度与纯水的相比怎么样?这是为什么呢?6、水的密度都比油的怎么样?7、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都是采用系数乘以103的形式来表示的,气体的密度带不带103?是因为什么?8、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在同一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什么的?物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有什么规律?这更加说明了什么?教师;所以我们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我们求出它的密度,去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它与那一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它就可能由这种物质组成。六、密度的应用教师: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块金属,我们有没有方法鉴别它?怎么鉴别?幻灯片展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让学生计算鉴别。小结、课堂巩固教师用幻灯片配合,边提问边让学生总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