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代码:_学 号:_Hefei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BACHELO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环巢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学位类别:本科学士学科专业:旅游管理作者姓名:朱婷婷导师姓名:王乃举完成时间:2014-4-16环巢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中 文 摘 要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巢湖周围的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本文分析了环巢湖地区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环巢湖滨湖地段的旅游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本区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合肥、巢湖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吸
2、取相关规划成果,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针对合肥市、巢湖市制定环巢湖旅游区联手开发战略,重点策划一批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制定联手开发的政策、措施与对策。关键词:环巢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Choux Leisur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ABSTRACTTourism is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e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peoples living
3、standard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 coun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oux Lake is 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have a certain repu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listed as one of the fourth installment of the national key sce
4、nic spots.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around Choux although some development, but due to a late star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low leve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oux Tourism is a priority. For this reason, lots of Choux Lake tourism resource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unde
5、r the guidance of the Provincial Tourism Master Plan in Hefei basis, Choux City Tourism Master Plan, the full results of the relevant planning lessons, breaking the constraint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for Hefei, Choux develop joint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focusing on operational planning
6、group has some tourism projects and tourism routes, joint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 Choux; tourism products; Development Strategy一、前言当前,环巢湖旅游开发已经逐步推进,此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已成为合肥的“内湖”,如何在保护巢湖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巢湖的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本文就环巢湖地区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讨论。环巢湖旅游资源丰富,若加以合理利用
7、,能提高旅游景区品位,提升当地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环巢湖开发的总体定位、战略目标、发展思路,科学指导巢湖旅游开发。安徽省高品位旅游资源主要位于皖南地区,使得安徽旅游历来是南重北轻,处于不均衡发展态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合铜黄高速公路迟迟没有建成通车,二是合肥和皖北地区没有知名的旅游品牌,制约了安徽旅游的南北联动与呼应。现在,合铜黄山段已经建成通车,使“黄山九华山合肥”绿色之旅已成为安徽旅游线路的“拳头”产品。真正形成安徽旅游南北整合,客流互动的新局面。皖中和合肥旅游产品的龙头在巢湖,巢湖旅游的成功开发对皖中和全省旅游新格局的形成将起到关
8、键性作用。环巢湖旅游开发,将加速安徽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提升安徽旅游业在全国的整体竞争力。巢湖旅游的开发,使“大巢湖旅游网络”和皖中旅游目的地形象得以确立,强化了合肥的区域旅游辐射功能。因此,巢湖旅游的开发可以优化安徽旅游产品的结构,构建安徽旅游新格局。这一战略格局的调整,有利于合肥和皖中的旅游发展,有利于安徽旅游大跨越,真正实现“抓两山一湖(环巢湖),促全省旅游,带全省经济”的战略目标。 二、环巢湖休闲旅游及产品开发现状(1)环巢湖休闲旅游现状巢湖位于安徽省长江与淮河之间,水域面积为 780 平方公里,环巢湖区域主要包括合肥市的肥东县、肥西县、包河区及巢湖市的庐江县、居巢区的部分
9、区域。环巢湖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在巢湖四周 2 公里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有 30 多处。自古就以神秘水下古巢国、千年奇花牡丹王、四顶朝霞、巢湖夜月等名扬天下。巢湖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50多处,湖光山色、温泉湿地、历史人文为皖中之最,发展环巢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巢湖成为合肥市内湖,环巢湖旅游业将实现“环城”“滨湖”“环湖”时代的历史性跨越。旅游总收入由1990年占第三产业的的14到1995年的25,再至1998年的1464,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033提高到2002年的606;同
10、时对政府税收贡献也呈上升趋势。为实现将巢湖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巢湖市委、市政府拉高标杆,等高对接,加速融合,全面并轨,着力打造休闲特色旅游,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巢湖虽然山水资源丰富,早已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但巢湖目前还未形成强有力、可持续的支柱经济产业。因此,利用开发环保生态旅游经济来带动鱼米等农副产品发展,顺应巢湖经济发展,是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观的最有潜力、最有效的途径。生态旅游更适合于小型的旅游资源开发,而以生态为基点,开发旅游资源,是保持原有的自然
11、环境和现状,稍加修饰和改造即可。这恰恰是顺应自然条件,减少基金投入,盲目在景区景点添加设施和建筑物的极好途径。更是符合我市当前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基金不足旅游经济开发的困境。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中,巢湖与太湖湖岸线较为稳定。太湖之滨的苏州、无锡在上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开发了观光、休闲、康体娱乐、主题公园、宗教朝拜等多种类型旅游产品。无锡市沿湖开发了鼋头渚、三国城、唐城、水浒城、灵山大佛等众多的大体量旅游景点,成功地接待了大批的游客。苏州市太湖沿线也有 100 多家旅游经营单位。环太湖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其所依托的旅游城市密不可分,无锡与苏州两个城市对环太湖旅游开发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众多滨湖旅游项目的
12、成功开发使得环太湖旅游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整合成为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巢湖的岸线较为稳定,沿岸旅游资源丰富,基本都处于初级开发和尚未开发状态,且巢湖生态条件是五大淡水湖中保持最好的湖泊,在旅游开发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现在,巢湖泊湖岸线和湖区初步得到开发的景点只有中庙、姥山、银屏山、三河镇等几处。 (2)环巢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环巢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名湖、名泉、名山、名人、名馆、名洞、名镇、名寺、名圩、名城构成的环巢湖“十大景观”,是巢湖所拥有的湖光山色、温泉、历史名人、古镇寺宇、城市风光等旅游资源的生动概括。中庙四顶山观光休闲度假区,该度假区位于环巢湖旅游带的核心区域,也是合巢两市联动
13、开发的先期启动项目,即中庙、姥山、四顶山一体开发。实行“岛上景、岛外商”、“岛内游、岛外住”和“游岛玩水娱在黑石嘴”。同时,把四顶山建造成四顶山郊野公园。该区域内将开发水下潜艇、空中乐园、欢乐球、乾坤圈、登山攀岩等为主体的现代水上游乐项目,建造人工沙滩、度假别墅、垂钓区等休闲项目,发展生态果园、特种植物园等生态观光农业,把郊野公园建成集游乐、健身、观赏、美食、休闲为一体。巢湖温泉健身之旅,巢湖四周具备不少温泉发育点,其中以半汤和汤池的温泉最著名。因此,以温泉为切入点,该区域建造两个大的温泉度假区,分别是金汤温泉度假区和半汤国际温泉沐浴园。在金汤温泉度假区内,建造金汤温泉宫、相思园和生态园等。在
14、半汤国际温泉沐浴园,建造室外温泉露天浴场、室内高尔夫球等。三河古镇民俗园重点建设“七俗八坊”,七俗分别是婚俗、节俗、耕俗、乡俗、食俗、乐俗和地方戏。八坊分别是红灯笼铺、编织行、烟叶坊、制陶坊、织布坊、打铁铺、榨油坊和乡村乐器坊。大圩乡观光农业园,把该园与巢湖风情游有机结合,建成一条水上运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线,集娱、游、购、吃、行、住等为一体。建造草莓园、牡丹园、本土花卉园、鸵鸟养殖基地、法国特种蔬菜种植基地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农家乐带来的乐趣等。银屏山风景区,巢湖银屏山围绕奇花、奇洞、奇石等特色资源,开发建设水上娱乐、山体滑草、攀岩、狩猎烧烤等。龟山郊野公园,该区山势平缓,三面临湖,适合开
15、发水上运动和滨湖度假区。利用废弃的原海军训练地,建造海军圩巢湖水乡度假村。同时,建造龟山公园。蛇山滨湖度假乐园,该乐园包括东庵森林公园、散兵镇湖沙滩浴场以及蛇山分时度假旅游酒店。三国文化园,结合周瑜墓在庐江、合肥逍遥津张辽壮举等,塑造三国文化园的形象。楚汉文化园,合肥、巢湖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在巢湖留下昭关、霸王祠、亚父墓、散兵楚歌等,可借历史创建楚汉文化园,重现当年楚汉相争的壮观场面。巢湖地质博物馆,依托巢湖北岸的天然化石,组建巢湖地质博物馆。此外,湖光、奇花、温泉、溶洞并称的“巢湖四绝”,银鱼、白米虾、大闸蟹构成的“巢湖三珍”,都是环巢湖旅游的财富。同时,还特别推出健身旅游产品、修学旅游
16、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等。修学旅游产品:古人类遗址考察之旅;楚汉争霸路线考察游;古巢国探秘考察等线路。节庆旅游产品:包公文化节;巢湖开渔节;巢湖龙舟节等。健身旅游产品:跑马比赛;巢湖水上运动、比赛等。三、环巢湖休闲旅游及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1)资源保护力度弱巢湖是合肥的“风水宝地”。清新流通的空气、清洁流动的水源仍然是今天人类的追求。水在中国的聚落选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城市布局中水的防御功能虽然淡化,但是临水之地仍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可以满足人们经济开放心理的需要,借水道可以四通八达,实现人们通江达海的目的。“环巢湖”不仅是地理概念、经济概念,更是环境概念。分析合
17、肥与巢湖的地理位置关系,巢湖是合肥的“风水宝地”,选择向巢湖方向发展,建设环湖城市,是合肥人居环境和谐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环巢湖湿地面临面积缩小、水体污染严重、生物种类减少等众多威胁,加剧了湿地功能退化、丧失。旅游市场延伸不足,产业链不长,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业对巢湖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不明显。旅游业投资匮乏,严重缺少资金支持,目前,巢湖旅游业的发展投资严重不足,造成旅游业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开发与宣传不到位、动力不够、效率低下等。市内旅游景区景点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效应。 “温泉”是巢湖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最具有打造生态旅游经济的潜力所在,也是休闲度假的最优越环境。但目前开发巢湖市的
18、旅游景区中还没有生态理念来凸显这一品牌特色。环巢湖在2002年接待入境游客56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游客总量的121;国内旅游人数687万人次(一日游居多),占全省总量的177。但同属太湖沿岸的苏州、无锡,2001年入境游客人数分别为897万和389万,相比之下,环巢湖的旅游产品开发势必迫在眉睫。(2)景区升级过慢无论是乘坐环巢湖观光巴士,还是自驾游,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从合肥出发后,要么玩过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和长临河古街后就“打道回府”;要么游览过长临河古街之后,直奔巢湖中庙和姥山岛无论是哪种选择,几乎都避开了环巢湖大道中段的三上将故居、几大湿地公园、另外三条古街以及黄麓师范学校、四
19、顶山等景点。而这些人文和自然景点,恰恰是规划中环巢湖旅游的亮点。 “环巢湖旅游开发以后,那些景点跟以前差别不大,吸引力不足。游客一般都觉得在前面玩玩就差不多了,很少有想再过去看看的。”运营环巢湖旅游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周末渡江战役纪念馆能接待好几千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建设速度也快,现在二期都已经建成了;长临河古街虽然没完全建好,但是今年五一也开放了。”相对于这些开发提升较快的景点,环巢湖旅游中剩下的那些“珍珠”的完善进度,不免让人有些着急。据了解,三上将故居在环巢湖旅游开放前进行了环境整治,清淤下水道、除杂草、修缮门脸等工作都进行了,但布展内容却没有明显提升,仍停留在传统的图片和文字
20、展示方式,对游客来说显得太过沉闷,最多不过是匆匆一览。环巢湖旅游规划中的四条老街将要“修旧如旧”,可除了长临河古街已经修缮完毕重新开放外,剩下的柘皋老街、烔炀老街、中庙老街的改造恢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在今年年初记者探访时,仅柘皋镇政府当时已有计划对柘皋老街街口的部分店铺先行启动改造,烔炀老街和中庙老街的改造方案始终“未最终确定”。整个环巢湖观光大道中间的景点只能说是道路已经贯通,各景点之间的连接线也差不多了,但是旅游配套完全跟不上,接待游客能力不行。”熟悉环巢湖旅游的业内人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从中庙到巢湖市大约40公里的观光大道上,连一个旅游公厕都没有,其他配套设施就更不用说了。(3)资金不足
21、备受关注的环巢湖观光巴士也是“几经波折”:四辆53座豪华观光大巴从去年9月30日开始运营,最初游客爆满。“十一”之后因游客稀少而亏损,不得不改换中巴车,并将线路起点延伸至合肥市区。但情况并未改观太多,巴士在去年底被迫停运。今年3月底,环巢湖观光巴士恢复运营,但仍有许多问题。运营环巢湖观光巴士的合肥旅游集散中心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集散中心到中庙超过50公里,大巴的油费大约是每公里2元钱,保养费大约是每公里0.3元,随车驾驶员和导游员人均日工资大约是100元,还要加上车辆折旧、保险、管理等费用。每班车至少要搭载10名乘客往返,才能勉强保本。 “可工作日有时只有五六个人,周末要多点。”因为成本问
22、题,所以在工作日期间,观光大巴往往“赋闲”,代替它们出来载客的是18座的中巴车。而原本计划每天固定发班多次的观光巴士,如今缩减为每天早上一班。且不论运营成本的问题,环巢湖观光大道上的限高门也把观光巴士给“卡”住了。据了解,交通部门由于担心大型车辆损坏环巢湖大道,分别在长临河古镇附近和烔炀湿地附近设置了3.2米高的限高门,于是车高近4米的观光大巴变得很尴尬到长临河古镇后,就要折返回合肥市区,再由撮镇绕道前往巢湖中庙,行程要增加一个多小时。更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被“卡”的不仅仅是环巢湖观光巴士。超过33座的旅游车高度大多达到3.4米左右,这样的高度使得它们均无法通过环巢湖大道上的限高门当然也包括慕
23、名而来的外地旅游大巴。“合肥旅游现在外出推介,都把环巢湖作为重点。”该人士告诉记者,部分慕名而来的外地旅游大巴载着游客环巢湖游览,由集散中心负责地接时,不得不中途换车才能前往。“如果旅游团不是我们接待的,旅游大巴搞不清状况,到了长临河古镇后,就只能返程了。”三、环巢湖休闲旅游及产品开发策略(1)休闲旅游产品.水上休闲,开发以巢湖、南淝河及周围的水库、支渠载体的水上周末休闲旅游;访古休闲,以三河、中庙、散兵等古镇民俗、遗风为主的文化休闲旅游;公园休闲,以义城旅游基地、四顶山郊野公园为主题的郊野公园休闲娱乐旅游;渔业休闲,以众多圩区水产养殖,特别是长临镇渔场、姥山、四顶山垂钓区为主渔趣休闲。(2)
24、度假旅游产品 滨水度假,以巢湖及相通的河渠、银屏山水库、紫蓬山、岱山湖开发水上度假:森林度假,四顶山、龟山、东庵、银屏山、紫蓬山度假村开展森林度假;别墅度假,以环巢湖的别墅群为支撑开展乡村别墅度假;农家乐度假,结合农业和农村风俗开展集体验、参与为一体的农村度假;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能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庐江县的汤池温泉旅游区、冶父山森林公园可以开发为城市近郊旅游度假区,其产品开发设计以满足双休日需求为导向,以更加适应家庭式旅游为特色。(3)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利用省内外大型企业商务的活动,争取各行各业的年终会、洽谈会等在巢湖周围的宾馆、度假村召开;发挥靠近省城的区位优势分流来安徽省范
25、围内的部分会务旅游吸引展览、展销业。(4)健身旅游产品巢湖水上运动、水上训练;东庵、四顶山登山、越野;环巢湖自驾车、自行车比赛;跑马比赛(跑马场开展多样的骑马、比赛项目)。(5)修学旅游产品环巢湖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古遗迹、革命传统),文化(三国、包公、楚汉)底蕴深厚,结合今天对古巢国的考古发掘、丰富的地质资源、观光农业、生态水产等,发掘富有地方文化魅力的旅游资源,培育修学旅游精品。古人类遗址考察之旅(和县猿人、大城墩、放王岗汉墓、银山猿人、槐林神墩遗址、凌家滩古遗址等);楚汉争霸路线考察游(可结合项羽、刘邦在安徽的所以遗迹,如散兵楚歌岭、乌江、马鞍山等);巢湖两岸农耕风俗及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主
26、要参观大圩、黄麓农业观光园);古巢国探秘考察(结合水下、陆上);三国巢湖争斗故地游(结合历史三国在巢湖的多次作战历史);现代革命历史教育(四顶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度江战役指挥部等)。(6)节庆旅游产品庙会,如中庙、四顶山朝霞寺、紫蓬山的庙会;银屏山牡丹节(已成熟);巢湖开渔节(禁渔到开渔举行庆祝仪式);名人专题(研讨会)(李鸿章、邓如昌、米芾等);龙舟节(巢湖水面上开展);包公文化节三国、楚汉文化周等。(7)专项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人类是大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大自然作情感交流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常住交通拥挤、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或休憩时间到旷野、山林、
27、湖滨去领略大自然的野趣、陶冶情操,沐浴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已成为全球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生态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其倡导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生态旅游,不仅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发掘和保护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品位,加速城市的改造与建设,塑造城市新世纪新形象,将起到独特的作用。环巢湖的公园、大片森林以及开阔、清澈的水面,农业耕作带等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质考察、探险旅游产品,环巢湖地质结构完整国内罕见,许多山体就是一本地质书,而且裸露在外;同时天然形成不少的洞体,紫薇洞、王乔洞、仙人洞等已经开
28、发的岩洞可供科学考察,根据巢湖的地质结构,还有许多未开发的坑、洞,对这些坑洞加以整理、修缮可成为探险旅游者的好去处。城市观光、购物旅游产品,合肥、巢湖两市既有今日现代化的城市风光,又有三国、明清的遗迹、遗风,是今古结合的浓缩,开展城市观光别有风味;同时风貌旅游购物街是旅游者选购地方特产(巢湖三珍等)的物品集散地。水上娱乐旅游产品,环巢湖不仅有浩瀚的八百里巢湖水,众多的河渠相连,还有圩区水面、山脚的水库等都是开展水上娱乐、健身、休闲的资源。四、环巢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举措从地理位置来看,合肥义城段是合肥乃至皖中的最佳旅游休闲点,距离城区仅8公里,背城面湖,是都市圈附近难得的城郊娱乐休闲点。但
29、此处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和具体环境因素制约它的发展和近期利用,比如今后作为省城的合肥城市发展方向,地势较低洼,易受洪水威胁,巢湖下风口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义城处在市区的南进风口,综合考虑地势、风向、水体、质量、城市发展方向等因素,建议义城段纳入合肥市总体发展一并考睡,近期作为旅游发展的预留地,尽量烧少设高层及高密度建筑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开放型和应用型的城市创新体系,推行应用研究和自主创新为主的合作创新模式,重点构筑5大国家级自主创新高地,5类自主创新平台,率先把合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智力密集区、国家科学创新城、智慧城和CEO城。最终把合肥
30、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研发中心。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蓝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到2020年环湖支流水质逐步消除劣V类,基本达到类,巢湖湖区富营养化趋势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质控制在类或IV类,不出现蓝藻。构建由“三楔护城、一心养城、四核围城、多廊连城”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保安体系建设,加大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巢湖总体水质由2010年的V类提高到2015年的IV类,2020年后的类。建设环巢湖湿地保护带,做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调度与引江济巢工程。构建以
31、公路、铁路为主导、以内河航运和航空运输为补充的陆路主导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建4条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4条干线铁路、5条城际轨道、形成由“一环十射”的11条高速公路、24条一级公路组成的陆路交通运输网;将8.3平方公里的骆岗旧机场改建成为合肥的高端中央活动区(CAZ)。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合肥组合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到200万标箱,提升21条航道等级,开辟通江达海的国际战略通道。将合肥组合港建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喂给港和江淮地区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为确保战略规划落到实处,重点启动15大战略工程,包括“合肥环湖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下塘重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工程、通江达海战
32、略通道工程、城际轻轨战略纽带工程、合肥组合港战略出口工程、机场迁建与再利用工程、引江济巢战略工程、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战略防御工程、巢湖管理战略工程、环湖各县市退出对巢湖水域直接管辖工程等。根据巢湖旅游总体规划,环巢湖旅游区的客源市场首先抓核心客源市场:以巢湖市为中心的省内和周边客源市场,包括淮南、巢湖市、芜湖市、马鞍山、铜陵、滁州、蚌埠、六安、安庆、南京等市的客源市场,2005、2020年潜在的城市人口分别为1250万、2050万人:二级客源市场以安徽周边山东、河南、湖北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客源;机会市场以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为主,抓全国范围的会务、商务、文化、度假市场。入
33、境市场以港澳台为核心,东亚、东南亚为基本市场,欧、美、澳为机会市场 2表2环巢湖旅游区客源市场开拓目标预测来源地城市人口(万人)到巢湖旅游比例(%)全年人次(万)巢湖市23050125周边城市国内其他国内总计境外102010102502771注:1)周边城市指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蚌埠、六安、淮南、安庆、南京等九座城市,下表同2)本表数据根据合肥市、巢湖市旅游总体规划中的旅游游客量目标进行了校核表3环巢湖旅游区客源市场开拓目标预测(2020年)来源地城市人口(万人)到巢湖旅游比例(%)全年人次(万)巢湖市350100350周边城市国内其他国内总计境外17003051020010605根据合
34、肥、巢湖两市的旅游总体规划,环巢湖旅游区的客源市场首先抓核心客源市场:以合肥市、巢湖市为中心的省内和周边客源市场,包括淮南、巢湖市、芜湖市、马鞍山、铜陵、滁州、蚌埠、六安、安庆、南京等市的客源市场,2005、2020年潜在的城市人口分别为1250万、2050万人:二级客源市场以安徽周边山东、河南、湖北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客源;机会市场以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为主,抓全国范围的会务、商务、文化、度假市场。入境市场以港澳台为核心,东亚、东南亚为基本市场,欧、美、澳为机会市场。3本规划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
35、;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将其发展理念定位为:“巢湖生态城,科技创新城,绿色智慧城,现代国际城”。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
36、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型战略布局框架。规划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了红线管城、绿线管林、蓝线管水、棕线管路、紫线管古、黑线管灾、黄线管田、粉线管工的“八线空间管治”方案、六类空间整合方案和6大城乡统筹区。建设3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800-1000万人口规模的合肥中心城市,100万人口的巢湖副中心城市,50万人口的庐江副中心城市和50万人口的长丰副
37、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4建议近期环巢湖带不建高尔夫球场,远期根据市场要求,在巢湖市布置一个中等规模的高尔夫球场。目前合肥市辖三县已经规划和实施的有三所高尔夫球场,无论从与巢湖的空问距离还是时间距离,都很容易产生客源和市场的竞争,已经存在不必要的竞争态势;如果从经济发展水平及个人消费能力来看,目前合肥和巢湖两市的市区常住人口还不到200万,人均工资收入约60007000元年,以这样的收入为基础的消费能力不会太高,况且高尔夫娱乐属高消费、高档次的旅游项目,如果不加控制,在巢湖周围再规划或
38、上马高尔夫球场项目势必带来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最终只能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合肥中心城区以建设合肥都市区为目标,继续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东拓北展,南控西进”的拓展方向,形成枫叶型空间发展形态,1个叶柄汲取巢湖营养、5大叶片支撑五大组团、6条主叶脉主导合肥空间拓展方向,枫叶形态代表新合肥的城市精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据合肥城市功能转型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4大支柱产业,建成全球家电制
39、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培育壮大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三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4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6大产业集聚区、2大示范区,形成4大产业 图1环巢湖的生态保护区的范围界定示意图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努力扮靓一座城、激活一湖水、沐浴三处泉、畅游五座山,到2030建成国家5A景区12个,4A景区32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建设极品生态旅游景区2个,精品旅游景区5个,形成5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心融城、
40、双核交辉、四区协调、十景团引领”的旅游开发总格局。把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心、双核、三廊、五区”的环巢湖地区旅游体系,建设2大极品生态旅游景区,6大精品生态旅游景区,7大旅游亮点工程。同时加快环巢湖地区形成环巢湖快慢双环交通旅游系统。发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人类是大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大自然作情感交流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常住交通拥挤、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或休憩时间到旷野、山林、湖滨去领略大自然的野趣、陶冶情操,沐浴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已
41、成为全球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生态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其倡导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生态旅游,不仅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发掘和保护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品位,加速城市的改造与建设,塑造城市新世纪新形象,将起到独特的作用。展望未来,未来的合肥,将是一个充满绿都魅力、创新活力、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是一个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参 考 文 献1 王顺刚.巢湖流
42、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分析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 魏明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及规划布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张程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环巢湖旅游圈开发及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致 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模版本论文是在导师教授和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