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教学重点牛纯第一定律及惯性教学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方法一、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二、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方案(一)温故1、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 和 。(二)知新1、阅读教材的图,完成下列问题:关闭发动机的火车会停下来是因为
2、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是因为 。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是因为 。亚里斯多德通过分析以上现象,他认为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并举例证明你的观点。2、阅读课本“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3、阅读课本“惯性”的相关内容。完成下例问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得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性质。如何利用惯性把锤头套紧呢?二、课堂导学方案教学点1 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1、阅读教材的图,火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
3、秋千会停下来,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2、早在2000多年以前,亚里斯多德和伽利略都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你比较同意谁的观点?并举出能证明你的观点的例子。【学点训练】1、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来维持?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谈一谈。教学建议:教学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回忆以前做过的“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实验中,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2、类比“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如何探究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时的运动状态呢?3、设计实验:该实验的设计要用到控制变量法,阅读课本45页的探究实验相关内容。思考问题:控制
4、什么变量?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变量?如何改变?显示什么变量?如何显示?4、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分析结论:接触面材料摩擦力的大小f/N滑动的距离s/m毛巾棉布木板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将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将 。由此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学点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静止的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是适用的,对运动的物体不适用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C、物体不受外力,一定保持静止D、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教学建议:教学点3 惯性1、 观看老师演示图1和图2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了使实验1的实
5、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如何打击硬纸板?(2)在图2中,当小车碰到木块时,小车和车上的木块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3、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想想议议和图中如何把锤头套紧的。【学点训练】3、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上来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教学建议:三、当堂评价方案1、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是( )A、纯实验方法 B、纯推理方法 C、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D、数学推导法2、(最新中考题)我国交管部门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了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减轻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缓慢加速 B、缓慢减速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变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 )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 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阻力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汽车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静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