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科物理授课人课题来自地球的力教材分析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是力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好重力的相关知识,将为以后的平衡力、压力、浮力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重力,知道重力的施力者,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2、知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学会制作重垂线,并能利用重垂线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
2、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乐于了解自然界的重力现象,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道理。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规律教具钩码、弹簧测力计、苹果、铁架台、细线、玻璃钢、直角三角尺等教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科学推理。 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新课教学 小 结 板书设计作 业【引入】:生活中:抛出的粉笔,会下落;同学们跳起后,会罗会地面;自然界中:飞流直下的瀑布问:这些物体从高处落向低处,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们受到
3、力的作用吗?那么什么是重力?你想了解它吗?从而引入新课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一、重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重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1提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2提问:重力的受力物体是谁?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受到重力的例子?苹果有没有受到重力?【演示】将一个苹果握在手中,松手后,学生观察苹果下落方向。重力的方向向哪里?二: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方向【演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教师强调:竖直向下。(画出水平面与重垂线垂直的情况)思考:在实际生活中,重力方向的特点能帮我们做哪些事?学习了重力的方向后,现在我们一起探究重力的大小。首先请同学们猜想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4、重力的大小(1)引导学生自学物重和质量的定义(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3)引导学生探究重力与重量的关系由实验总结:重力与重量程正比;比值为定值g=9.8N/kg(4)g的物理意义(应用)计算一个学生受到的重力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位置(2)应用小黑板练习学生自我小结5.4 来自地球的力一、重力(G)1、产生原因:地球的吸引2、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3、性质:非接触力二、重力的三要素(一)重力的方向1、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2、应用:重垂线、水平仪(二)重力的大小1、物重2、质量(m)3、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G/m=g g=9.8N/kg4、公式:G=mg (m=G/g)5、g的物理意义(三)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位置(2)应用练习题2、3两题学生思考:由于它们受到重力的作用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会的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学生举例 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实验学生看例题学生自学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