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流的强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电流的效应来研究电流的强弱,提高学生用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学生用电流表(多套)、多媒体设备,导线。教学过程导入:水流有强弱之分,而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电
2、路中电流是否也有强弱呢?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又如何表示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电流是有大小强弱之分的? (师问,生答)自学感知(1) 阅读课本第110页“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是否有强弱,用什么表示?用什么字母符号代表? 2、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3.它是否还有其他的单位,是什么,换算关系怎样? 小练习:比较小资料中各种用电器电流的大小。自学感知(2)阅读课本第111页“怎样连接电流表”1-5段,对照小组内的电流表,回答下列问题。1.电流表有几个接线柱,分别用什么颜色?电流在电流表中的方向是怎样的?2.电流表有几个量程,怎样表示的?测量时能否超过它
3、的最大量程?3电流表应怎样连接到电路中?不能怎样联入,否则怎样?(看课件)探究练习:1、在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B.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C.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D.可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2、如图所示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四个电路图,其中接法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四个电路图,其中接法正确的是 ( )3、找一找下面四幅图的连接有问题吗? 自学感知(3) 阅读课本第112页“怎样在电流表读数”1-4段,回答下列问题。1.读数时首先要确定那两个量?2.若选00.6A量程,每小格代表_;若
4、选量程。每小格代表_?读表的第三步就是:小练习: 1、图示:当导线都接“”和“0.6”两接线柱时A图所示为 A,B图所示为 A;当导线都接“”和“3”两接线柱时A图所示为 A,B图所示为 A。2、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指针如图所示,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A图 ;B图 二:合作探究: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讨论,共同完成下列问题总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两要两不两看清”。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两要两不两看清一要一一看二要二二看思考,若不知道电路中电流到底多大,应用什么方法选择量程?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按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电路连接小组中的仪器,测量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并到黑板前画出你的电路图。
5、三:反思拓展1. 若电流表在使用前指针不再零刻度怎么办?2拓展:你知道对人体的安全电流是多少么?答:由于人个体的电阻和耐受力等多种原因,每个人会对同样大小的电流感受和反映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安全技术规定流经人体的安全电流为:50Hz的交流电为10mA,直流电为50 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问题:小资料中我们知道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00mA,远远大于流经人体的安全电流,人手抓手电筒电池的两端,而没被电死,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