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电功与电热二、电功率主备人:灌南中学外国语学校 王新华执教人: 执教班级: 执教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和测量电功率的方法,能用P=UI及它的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设计思路: 1、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前面一节学生已经学过电能表的应用方法,所以这节课可组织学生把
2、40W和100W的电灯分别接在电路中,计算在1min内两盏电灯消耗的电能一般是不同的,从而了解电流做功有快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则做功越快,反之则越慢,接着就可引出电功率这一概念。 2、理解概念,规范应用。 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领会电功率概念的建立方法,了解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3、贴近生活,走向社会。 介绍一些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从节能的角度认识为何在炎炎夏日好多大型商场的空调不开。 4、合作探究,培养技能。 本节可的实验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应该实验在220V的点验下完成)其余学生在讲台下计时并数出1min内转
3、盘转过的圈数,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施教策略:直接由功率的概念类比得出教学难点: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突破策略:分组实验详细描述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物理意义。四、教学资源电源、开头、导线、小电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五、教学设计师生活动复备与点评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能表与电功,知道了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是电能表,现在我有一只100W的电灯(电路已连好),请大家想办法测出1min内电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大家比较一下如把100W的灯泡换成40W的灯泡,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进行比较。说明了什
4、么?从而得出: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不同的。二、新课教学1、电功率(板书)(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3)公式:P=W/t=UI(4)单位:瓦(W)1W=1J/s=1VA1Kw=1000W引导学生查阅课本P.9中一些常见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值。让学生讨论:为何在炎炎夏日好多大型商场的空调不开?(一些大型商场一般会采取轮流拉闸限电,而中央空调额定功率太大。)例题:(该例题比较简单,主要训练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已知一电熨斗,则接入家庭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4.5A,若让其工作10min,电流做了多少功?合多少 kWh?(板书解题过程)2、
5、活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实验目的测定小电灯的电功率,熟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体会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IU实验器材电池组(两节)、开关、导线、小电灯(2.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电路图与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的电路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具体实验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下列问题,并督促学生规范操作,文明实验:检查器材是否齐全?根据电路图,一一对应,快速连接好电路,注意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和两只电表量程的选择,注意开关的起始状态;及时在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中填写实验数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
6、目的自己设计表格)分析实验数据,论证:小电灯的实际功率是否一定等于它的额定功率?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电灯的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它的额定功率,那么,什么条件下,小电灯的实际功率大于它的额定功率?什么条件下,小电灯的实际功率又小于或等于它的额定功率呢?(得出结论)评估和交流:同学们从实验注意点,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来评价一下刚才的实验,看看以后我们要当心哪些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重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一位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可能出现了什么故障?另一位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特别亮,说明他在闭合开关前没有 。例题讲解:12页例题三、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小结一下。六、板书设计第十五章 电功与电热二、电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3)公式:P=W/t=UI(4)单位:瓦(W)1W=1J/s=1VA1Kw=1000W例题: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