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 声的世界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主要知识总复习.
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
①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在固、液、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④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发声体(声源) → 介质(固、液、气) → 耳朵
↓ →传播(声波) →引起鼓膜振动
发声振动 (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
↓ 产生听觉
发出声音
4、听到回声的条件
①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0.1s。
②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17m)
5、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
6、乐音的三要素
①音调:男高音
②音色:闻其声而知其人
③响度:单位:dB(分贝)
7、噪声:
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或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
8、减弱噪声的途径及措施
①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器、把音量调小、减小机器振动
②在传播过程中:植树种草、隔音墙、关门窗
③人耳处
9、超声与次声
次声 < 20Hz < 20000Hz < 超声
( 听觉范围 )
典型例题:
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某运动员的成绩是12.0秒,如果当时的气温是15℃,这个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
2、打雷和闪电总是同时发出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
3、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还是看到烟雾才开始计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