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906434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秋教学计划生物 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计划学 校:班 级:七年级2班科 目:生 物时 间:2018.9.教 师:2018年 9 月 1日基本情况班 级7.2总 人 数44其中女生22科 目生物册 次七年级上册上期成绩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本期目标平均分55及格人数25及格率55%本期成绩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

2、,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

3、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各单元章目的要求重难点及课时安排单元或章目 的 要 求重 难 点课时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3关注身边的生物。4.描述生物圈的范围。5.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1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2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4.识别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学会取拿和安放显微镜5.知道如何整理和存放显微镜1.概述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意义。3、通过探究实验,阐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阐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4.知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积极参与调查农业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5、感。 重 难 点: 1.生物和生物的基本特征.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重 难 点: 1 .学会取拿和安放显微镜2.知道如何整理和存放显微镜重 难 点:1.藻类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条件、产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3.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因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实验变量的分析、控制方法。3610各单元章目的要求重难点及课时安排单元或章目 的 要 求重 难 点课时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6、、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2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能概述出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3、能区分、判断出常见的脊椎动物属于哪一类群。4. 能举例说出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列举出几种我国特有的或珍稀的脊椎动物的名称。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5.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说明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1、说出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2、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3. 通过对事物的对比观

7、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重难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2.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常见脊椎动物的特点)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基础重难点:1微生物及其种类2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繁殖特点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难点:1、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2、生物某些特征的归纳和理解。631本学期的目的要求本学期学习目的要求如下: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

8、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

9、 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2、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

10、题。根据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3、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教研组审查意见学校审查意见计划完成情况 越溪镇中心学校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科目: 生物 ; 年级: 七年级 ; 姓名: 周次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所需课时1第1-3周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2课时2第4-5周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3课时3第6-8周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6课时4第9周期中复习 期中检测2课时5第10周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2课时6第11周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二节2课时7第12周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5课时8第13周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病毒 、第二节 细菌3课时9第14周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三节、第四节 复习第三章2课时10第15周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第二节 复习第四章2课时11第16-20周七年级上册复习 迎接期末检测2课时121314151617 下列附件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