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生 物命题人:陈 龙 审题人: 曾联琴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于组织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称为( )A.组织切片 B.原生质体 C.外植体 D.愈伤组织2、下列关于影响菊花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给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C.接种外植体后需每日用日光灯光照12hD.细胞分裂素用量与生长素用量的比值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3、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培养基的配制 外植体
2、的选取 激素的比例 消毒 温度、pH、光照A. B. C. D.4、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生物学家。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B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希望C“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D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5、 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 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
3、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6、 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 C1酶和葡萄糖苷酶 B.C1酶和CX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7、 反刍动物能以富含纤维素的草料为食,是因为他们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瘤胃中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其中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反刍动物瘤胃中这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A 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8、 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项实验来确定( )A.发酵产纤维素酶 B.发酵产纤维素 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 D.纤维素
4、分解产生葡萄糖9、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何种范围内的平板进行计数( )A.30100 B.30200 C.30300 D.3060010、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11、 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 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B. 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会影响果胶酶的活性C
5、. 果胶酶是能催化果胶分解,不能提高水果出汁率,只能使果汁变得澄清的一种酶D. 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13、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B.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D.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14、在工业化大量培养植物试管苗的过程中,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诱导形成芽取合适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6、 诱导形成幼小植株诱导形成根A BC D15、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16、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经历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粒C.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花粉粒D.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粒1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
7、素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 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C.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D.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分化18、下列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好棉塞19、一般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下列
8、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为反应提供能量B.制备固定化酶及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等C.固定化酶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20、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是()A. 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 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 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 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21、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不同的pH梯度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
9、浓度、反应时间等C.可通过测定滤出果汁体积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值D.pH过低时,果胶酶的活性变小,但不失活22、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 比实际值高 B.比实际值低 C.和实际值一样 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23、 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24、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
10、肪酶、淀粉酶和蔗糖酶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加酶洗衣粉不含表面活性剂和水软化剂,不会污染环境25、 某同学在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探究实验中,设计了如下方案: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质地、衣物量、污染物的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错误的是( )A. B. C. D.26、 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应采用包埋法固定B.酶分子很小,应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C.细胞体积较大,
11、难以被吸附或结合D.细胞宜采用包埋法固定27、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若制备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偏低C.实验室中使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酵母细胞的发酵速率D.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的活性影响最小28、 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保持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所以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
12、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纸层析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9、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 )A.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B.厌氧型、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C.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D.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30、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包括芽孢和孢子B实验者的双手用酒精消毒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3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加尿素不加尿素加琼脂不加琼脂 加葡萄糖不加葡萄糖加硝
13、酸盐不加硝酸盐A. B. C. D. 3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等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拿锥形瓶,右手拔除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皿盖完全打开 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等待平板冷却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 B. C. D.33、下列关于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需用到注射器B.制备好海藻酸钠溶液后,要立即将其与酵母细胞混合以防凝固C.以恒定的速度把混合液注射
14、到CaSO4溶液中D.用自来水配制CaCl2溶液34、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花药培养的异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者接种后每日给光照12h,后者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光照B.两者的培养基中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且配制方法相同C.两者都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都能产生可育的正常植株D.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35、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去分化过程指的是( )A. 经过处理使已休眠的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过程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高度分化的离体组织、细胞经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36、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
15、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花粉可通过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B.花粉可通过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分化成植株C.主要由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配比决定发育途径D.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37、从花粉母细胞到形成精子,经历的分裂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先减数分裂后有丝分裂 D.先有丝分裂后减数分裂38、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藻酸钠包埋法是固定化酶时常用的方法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以反复使用,但催化反应速率会受环境影响C.固定化后的细胞已经完全丧失了原有的细胞活性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39、下
16、列关于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前者需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后者需要以纤维素为唯一的碳源B.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C.两个过程中都需要梯度稀释D.刚果红染色法也可以用于鉴定尿素分解菌40、下图实线表示某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反应速度酶浓度A反应速度酶浓度B反应速度酶浓度C反应速度酶浓度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41、(9分)“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
17、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在生产枸杞酒的过程中利用到了传统发酵技术,请根据所学内容回到下列问题。(1)制作果酒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温度应该控制在 。(2)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闭。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后密闭的目的是 。(3)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原因是 。(4)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 来鉴定,在 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42、(9分)腐乳和泡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食品,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
18、发酵,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属于 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 和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 在腐乳后期发酵的过程中,加入配制的卤汤,控制酒的含量为 。(3)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会产生亚硝酸盐,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是 。原理是在 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成 染料。43、(8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
19、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44、 (8分)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 ;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 期。
20、为确定该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 和 。(3)用于培养的菊花嫩枝和月季花药都需要消毒,通常消毒所用的试剂是 。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可以通过 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 。45、(7分)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A所示)。将步骤处理后的果胶酶和
21、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B所示)。将步骤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所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50607080果汁量/mL813152515121110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瓦解 和 从而提高出汁率。(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B组实验中,当温度为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 。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3)除用滤出果汁的体积作为因变量外,还可以用 作为该实验的因变量,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46、(9分)酿造工业中经常使用酵母菌,
22、某科研小组对固定化技术在酿酒酵母上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下表是海藻酸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的影响实验数据表,下图是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 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3 次循环发酵的糖度变化比较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的影响海藻酸钠(%)22.5322.5322.53CaCl2(%)222333444固定化强度(g/30 个)930950990103011001140117011701160酒精量(%)6.76.56.56.76.46.26.76.46.2残糖量(%)2.52.752.752.602.652.652.652.752.75(1)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常用法,实验中要注意将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2)Ca2+是决定海藻酸钙固定化酵母机械强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固定化酵母的强度 ,最终选择海藻酸钠与氯化钙的浓度分别为和 时固定化效果好。海藻酸钠是一种多孔性载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选择较低的海藻酸钠的浓度进行固定化酵母,产生酒精量较高的原因是。(3)由比较曲线图可以看出, 发酵速度较快,游离酵母在重复使用 次后,其活性完全丧失,由此也可见固定酵母细胞的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