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教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能力 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设置了两个层次: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主要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它所涉及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政策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安排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 自主感悟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回归生活 拓展升华成果交流 积累收获,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合作互动中实施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运用多媒体教
3、学,采取讨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力求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材料,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时展示反映少数民族的一组图片。把学生带入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场景。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1、读58页材料思考:”民族团结宝鼎“象征着什么?2、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说明了什么?3、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学生交流,讨论,明确: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义新
4、型民族关系。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如何?2、分析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发展经济方面各有何优势?有何劣势?3、为帮助西部地区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西部地区居住着50个少数民族,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制定了一个伟大的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回答问题。1、说一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的工程有哪些?。2、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多媒体展示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二.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放眼全球,
5、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很多国家由于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而导致纷争、动乱乃至战争。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却能长期保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要归功于我们一直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那么我国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建立的这一制度?这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这种制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学生讨论后明确: 教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6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的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真正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因民族问题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在我们国家则呈现出民族
6、和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景象。教师:事实再一次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思考:青少年怎样为维护民族团结作贡献?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请你为西藏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几条建议。 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本节课,我学到了:_ 在今后,我要做到:_课堂检测一、我来选择: 1、下列做法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 A、我国政府投资兴建青藏铁路 B、各民族人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C、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D、达赖集团煽动民族分裂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包括 (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融洽 各
7、民族共同繁荣 A、 B、 C、 D、3、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会议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广东、江西、山东等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州的任务。对口支援新疆的目的是 ( )逐步消除各族之间的民族差异和隔阂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解决东西部教育和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A、 B、 C、 D、二、价值判断题:4、维护民族团结,只是国家和大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判断:( ) 理由: 课外作业调查了解我们所在地区与哪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关系?当地政府实施了哪些支援措施?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够做些什么?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采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求知欲。2、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然后内化在他们的思想中,外化在他们的行为中。 3、采用自主阅读体验,彼此交流,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 不足之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小组来说只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