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90170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4-1 4 7 1.2 0 2 3.0 3.0 2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岳 振,徐 蕾(青岛农业大学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 6 6 1 0 9)摘 要:随着0 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其思想和行为均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道德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历史的发展,对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精神,形成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对6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接着通过一堂实践课和效果展示中

2、华传统文化对同学们的影响,最后对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融入现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建议通过与高校现有课程体系、校园文明建设和校内外活动相融合方式促进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融入现代高校道德教育。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德育;0 0后大学生;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 4 1 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1 4 7 1(2 0 2 3)0 3-0 1 3 7-0 8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图自注意网络的图嵌入聚类技术研究(Z R 2 0 2 1 MF 0 7 8);青岛农业大学2 0 2 3年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后疫情时代下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研究

3、(QN S Z 2 0 2 3 0 9 1)收稿日期:2 0 2 3-0 3-0 9作者简介:岳 振(1 9 8 8),男,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研究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信作者:徐 蕾(1 9 9 5),女,山东青岛人,心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研究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T h e S t a t u s Q u o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 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4、 n e s e C u l t u r e i n t o C o l l e g e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YU E Z h e n,XU L e i(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e n c e,Q i n g d a o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Q i n g d a o 2 6 6 1 0 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p o s t-2 0 0 0 c o

5、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e n t e r u n i v e r s i t y c a m p u s,t h e i r t h o u g h t s a n d b e h a v i o r s h a v e t a k e n o n n e w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s f a c i n g s o m e n e w c h a l l e n g e s.T h e e x c e l l

6、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h a s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 o v e r t h o u s a n d s o f y e a r s,a n d p l a y s a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c u l t i v a t i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p a t r i o t i c s p i r i t o f l o v i n g t h e P a r t y a

7、 n d t h e c o u n t r y a n d f o r m i n g a s o u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 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i n t o c o l l e g e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t h e n a n a l y

8、 z e s i t s s t a t u s q u o t h r o u g h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s o f s i x u n i v e r s i t i e s,t h e n s h o w s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o n s t u d e n t s t h r o u g h a p r a c t i c a l c l a s s,a n d f i n a l l y e

9、 x p l o r e s t h e p a t h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 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i n t o c o l l e g e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o r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o m o d e r n c o

10、 l l e g e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m a y b e p r o m o t e d b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e x i s t i n g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c a m p u s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i n t e r n a l a n d e x t e r n a l a c t i v i t i e s.K e y w o r d s:C h i n

11、 e s e 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c o l l e g e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p o s t-2 0 0 0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t h e s t a t u s q u o a n a l y s i s引言高校道德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校园基本以0 0后为主体,其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政治意识明显地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对政治情感、政治 2 0 2 3年8月 第3 5卷 第3期

12、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Q i n g d a o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A u g u s t,2 0 2 3V o l.3 5 N o.3认知、政治评价依次降低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代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应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树立爱党爱国的政治底色,砥砺前行。一、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意义(一)夯实文化根基,提高自身素养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长时间的积累增添了它的厚度,扩展了它的深度,其中有非常多的优秀文化,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正成为时代的共识。大学是一个人提高自我文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夯实文化根基,提高整体文化水平。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2,经过几千年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同学们滋养心田,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养。(二)砥砺优秀品格,增强民族自信当前大学生未来会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肩负 起建设社会 主义新的历 史使命

14、,重担 在肩3,这就对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就是由于它有着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滋养。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行为规范,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楷模,大学生通过学习并积极仿效,可以帮助大学生砥砺优秀品格。通过对楷模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大学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自己民族自信心。(三)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当前世界局势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要求大学生提

15、高政治站位,明白国家与个人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应当自觉将自己命运与国家命运牢牢结合在一起。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而不倒,正是因为每当国难当头,总有英雄儿女挺身而出,因此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更好地将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结合起来。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调查及分析(一)问卷调查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进一步普及传承与创新发展,部分院校也大量引进开展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艺术教育。只是它们更多的是作为传统文化课程来开展传统教育与教学,大多数高校并未能对传统文化结晶、教学策略与价值观念等做出详细的系统介绍分析与说明4。为准确摸排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

16、化与高校道德教育结合情况,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共2 3道题,详见附录1。选择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6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通过使用问卷星在线设计问卷,生成二维码,学生使用手机借助微信扫描二维码回答问题。通过微信群推送或者在校园张贴海报形式邀请上述6所高校同学作答,共收到填写问卷8 7 2份。(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问卷分析(1)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平偏低在自己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否有体系化的了解方面,很多同学们给出了较低评价,其中高达2 9.1 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一到两个领域有所了解,但是了解较少,不成体系。另有

17、2 0.3 9%的同学选择了某个领域略微知道一些。还有6.0 0%的同学选择了几乎没有了解或者没有了解,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选择比例是指由问卷选择的此选项的总数量除以参与的问卷的总数量得到。从中可以看出6所高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化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了解水平偏低。表1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化的了解题目4你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否有体系化的了解?(多选)选项广泛了解在一到两个领域了解较多在一到两个领域有所了解,但是了解较少,不成体系某个领域略微知道一些几乎没有了解没有了解选项比例1 8.4 5%2 6.2 1%2 9.1 3%2 0.3 9%4.8 5%0.9 7%831 青岛农

18、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卷 (2)融入形式有待提高在问卷中,题目2和题目3的选项是一样的,具体如下:A宿舍文化、B对楷模的学习、C老师谈心谈话、D与长辈交流、E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F同学交流、G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H校园活动。两道题中每个选项选择比例(表2)。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首先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方式是开始专门课程或者讲座,选择比例达到6 2.4 3%,实际情况下同学们从该 途 径 了 解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比 例 为:4 1.6 3%,反映出目前高校所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提供的讲座数量不能达到学生预期。同学们其次

19、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方式是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5,选择比例为:5 2.8 7%,实际情况下同学们从该途径了解中华优秀传文化的比例为4 1.5 7%,反映出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课程的结合程度偏弱。同学们再次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方式是对楷模的学习,选择比例为4 8.5 4%,实际情况下同学们从该途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例为:3 0.1%。反映出目前高校通过楷模学习方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不够。表2 平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题目2你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多选)选项宿舍文化对楷模的学习老师谈心谈话与长辈交流开设传

20、统文化课程或讲座同学交流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校园活动选项比例4 0.7 8%3 0.1%1 6.5%4 4.6 6%4 1.6 3%3 6.8 9%4 1.5 7%3 4.9 5%表3 期待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题目3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多选)选项宿舍文化对楷模的学习老师谈心谈话与长辈交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同学交流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校园活动选项比例3 6.8 9%4 8.5 4%2 7.1 8%4 6.5 1%6 2.4 3%3 1.0 7%5 2.8 7%3 9.8 1%(3)授课方式有待提高问卷中,题目1 9对目前高

21、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进行了调研,6 5.3 2%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教学为主体,但是讲授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存在瓶颈问题6。题目2 0对学生期待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研,4 3.6 9%选择了以活动体验教学为主体,另有3 5.9 2%同学选择了讲授与体验兼顾方式,具体如表4和表5所示。整体反映出目前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方式未能满足学生需求。题目2 2中自己参与过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者讲座以多少人为一班中,超过5 6.3 2%选择了“7 0人以上”,而在题目2 3中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者讲座以多少人为一班比较合适中,3 2.0 0%的人选择了“2 0人左右”,2 9.0 0%的人

22、选择了“3 0人左右”。反映出目前学校所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或者讲座尚未实现小班制教学7,因为人数较多,也就导致了课程以讲授为主。表4 目前教学模式题目1 9目前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或者讲座,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单选)选项以讲授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体验教学为主体讲授与体验兼顾选项比例6 5.3 2%1 6.3 2%1 7.5 6%表5 学生期待教学模式题目2 0如果学校拟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你比较能够接受的教学模式是?(单选)选项以讲授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体验教学为主体讲授与体验兼顾选项比例2 0.3 9%4 3.6 9%3 5.9 2%931 3期 岳 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

23、析及应对策略 (4)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期待较高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大学生基本上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尤其是开展中华优秀 传 统 文 化 教 育 对 培 养 爱 国 主 义 情 怀 的 培 养,8 9.9%的同学给出了正面反馈,具体详见表6。说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国家认同感是大有裨益的。对于目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同学们也给出了较高的期待,尤其是在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 尺度以及人 生信念方面,8 7.6%的大学生给出积极反应,具体详见表7。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呈现虚拟化交友趋势8,更喜欢在网上进行聊天,对手机依赖度增大,但是大学生内心对于现实中人际

24、交往期待是很高的,也期待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表6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带来的影响题目5你认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给你带来哪些影响?(多选)选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传统文化积累文化常识促进心智成熟提高个人素质作用微弱选项比例8 9.9%8 5.6%8 3.2%7 4.7 6%7 3.2%1.9 1%表7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涵盖方面题目6你认为在目前的高校中发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多选)选项道德伦理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尺度健全完善人格,维护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教育选项比例7 3.6%8 5.6%8

25、7.6%8 2.8 2%7 0.1 9%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堂课设计与效果为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道德教育的结合力度,帮助同学们积累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根据问卷中反馈的问题,设计了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课,采用以体验为中心的课程设计9。教学模式采用讲授与体验兼顾方式1 0,课程主题为“学习优秀楷模,立志成才报国”。典故分享选择了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励志、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四个中华优秀文化案例。授课对象为青岛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 2 0 1班、2 2 0 2班,电子信息工程2 2 0 1班、2 2 0 2班,每个班级都有学生

26、3 5人,分四次课给每个班级进行授课,保证每次上课班级人数为3 5人。整体课程设计如下:1.上课前花费5分钟的时间进行背景测试,用以测试课前同学们对本堂课所使用的典故的熟知程度,测试题如附录2所示;2.上课过程中用4 0分钟时间对上面四个案例进行介绍,先使用1 5分钟时间讲述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励志两个案例,然后留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分享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再使用1 5分钟时间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两个案例,然后留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分享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什么。3.提出一个话题“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以及自己的志向如何同国家的目标结合起来”,请同学们用5分钟进行思考并总结,然后将

27、3 5人分为7个小组,每组5人,用2 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1 5分钟),最后留出5分钟时间对同学们再次随堂测试,详见附录3。通过问卷2和问卷3进行对比,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四个典故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平均正确率由6 7.3%提高到9 8.3%。对于问题5“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中,同学们选择“在为国家目标实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比例由4 0.2%提高到7 2.7%,表明中华优秀传统学习确实起到了激励同学们爱国情怀的作用。在问题6“促使你取得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中,同学们选择个人奋斗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的比 例由5 6%提高到7 3.2%

28、,选择为社会或者国家做贡献的动力的比例由5 1.2 5%提高到7 2.6%。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策略(一)与高校现有课程体系融合目前高校现有课程体系有必修课、选修课、第二041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卷 课堂、社会实践、学术讲堂等多种形式,依靠现有课程体系,可以实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激励爱国情怀,砥砺品格的目的。在必修课中可以通过修改教材或者鼓励专业教师在授课教案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在专业教学中提高同学们的志趣情怀。选修课中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一些古典音乐、书法、古文诗词等鉴赏课,供同学们选择,提高同学们传统文化鉴赏能力。第二课堂和社会

29、实践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或实地考察完成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课题,通过提交报告的形式获得学分,让同学们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术讲堂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或者民间传统文化手艺人做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供同学们选择。(二)与校园文明建设相融合除了依靠现有课程体系,也可以借助校园文明建设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用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同学们喜欢的方式,鼓励各学院使用上述媒介建立自己的公众号,鼓励教师和同学们在公众号上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可以建立审核奖励机制,在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根据浏览量,教师可以获得工作量,学生可以获得学分或综

30、合量化分,当然也需要注意监督,不允许出现强迫同学们浏览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宿舍餐厅门口等传统宣传阵地,积极鼓励教师或者校外专业人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三)积极开展校内外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校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以课题形式资助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到中华优秀文化遗址或园区进行社会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鼓励班主任以班级活动形式在校内外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一班一特色的文化建设格局,既可以培

31、养同学们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们班集体内部的凝聚力。另外,学院可以鼓励成立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社团,鼓励同学们积极组建文化小组,开展文化宣传,使同学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交流,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五、结束语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断地培养壮大了中华民族。当代中国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未来需要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同学们夯实文化基础,提高个人素养,砥砺品格,增强民族自信,将个人目标融入到国家目标当中去。附录1:1.你最喜欢下列哪种传统文化形式(可多选)()A 传统书法 B 中华武术 C 琴棋书画 D 古典音

32、乐 E 古文诗词 F 中国戏剧 G 英雄传记 H 成语故事 2.你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多选)()A 宿舍文化 B 对楷模的学习 C 老师谈心谈话 D 与长辈交流 E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 F 同学交流 G 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 H 校园活动3.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来源应该是?A 宿舍文化 B 对楷模的学习 C 老师谈心谈话 D 与长辈交流 E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 F 同学交流 G 专业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 H 校园活动4.你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否有体系化的了解?()A 广泛了解 B 在一到两个领域了解较多 C 在一到两个

33、领域有所了解,但是了解较少,不成体系D 某个领域略微知道一些 E 几乎没有了解 F 无5.你认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给你带来哪些影响?(多选)()141 3期 岳 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A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B 弘扬传统文化 C 积累文化常识 D 促进心智成熟 E 提高个人素质 F 作用微弱6.你认为在目前的高校中发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多选)()A 道德伦理教育 B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C 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尺度以及人生信念D 健全完善人格,维护心理健康 E 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教育7.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形式你了解最多的是哪一项?A 音

34、乐 B 书法 C 绘画 D 舞蹈 E 玉石 F 瓷器 G 以上都不了解8.是否常听中国的国乐?A 喜欢听,能够辨别民族乐器 B 时常听,但对某些乐器不熟悉 C 偶儿听,可以辨别一两种乐 D 基本不听,也不能区分9.对传统书画是否具备一定品鉴能力?A 能以专业视角欣赏 B 能体会到美感,但无法进行专业点评 C 只能看懂少部分书画D 完全没有欣赏能力1 0.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A 元旦 B 端午节 C 国庆节 D 植树节1 1.以下哪本书属于四大名著?()A 论语 B 西游记 C 史记 D 三国志1 2.你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A 应付考试 B 被父母或他人要求 C 夯实文

35、化根基,提高自身素养 D 砥砺品格E 提高与他人交流能力1 3.你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喜爱程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可多选)()A 受教育程度 B 学科背景 C 家庭影响 D 成长经历 E 从事职业 F 兴趣爱好 G 偶然事件H 年龄大小1 4.你认为所在学校关于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如何?()A 很强,有专门课程或者定期讲座在讲授优秀传统文化 B 还行,虽然没有专门课程,但是专业课老师在授课中会涉及一些传统优秀文化 C 一般情况,学校里有不少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小组D 较弱,校园或者宿舍有对传统优秀的文化的宣传 E 很差,几乎很少见传统文化宣传1 5.你的学校是否专门开设过传统文化相关课程

36、或者讲座?()A 有 B 无 C 不清楚1 6.你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能否让你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 能,途径很多 B 不能,需要自己去了解 C 说不清,有机会接触但是自己没有去珍惜1 7.你认为当代高校学生应该如何加强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可多选)()A 在学校层次上加强巩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课程或者讲座 B 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多呼吁大家去保护传统文化,从意识上去加强,行动上去践行 C 学校多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D 应在每门课程中插入一些传统文化内容 E 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其中的精华部分 F 维护和发扬传统,应从家庭做起,每个学生的父母都

37、有责任教育子女 G 传统文化早该摒弃了,都是过时的东西了1 8.如果你所在学校计划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你希望课程类别设置为()A 必修课 B 选修课 C 社会实践课 D 不清楚1 9.目前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或者讲座,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A 以讲授教学为主体 B 以活动体验教学为主体 C 讲授与体验兼顾241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卷 2 0.如果学校拟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你比较能够接受的教学模式是()A 以讲授教学为主体 B 以活动体验教学为主体 C 讲授与体验兼顾2 1.学校的代课教师对教材的讲解过程中是否时常涉及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A 经常用传统文化的例子

38、进行讲解 B 根据需要有时会举例加以讲解C 很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D 从未涉及2 2.自己参与过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者讲座以多少人为一班?A 1 0人左右;B 2 0人左右;C 3 0人左右;D 4 0人 E 5 0人左右 F 6 0人左右 G 7 0人以上2 3.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者讲座以多少人为一班比较合适?A 1 0人左右;B 2 0人左右;C 3 0人左右;D 4 0人 E 5 0人左右 F 6 0人左右 G 7 0人以上附录2:1.典故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A 匡衡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屈原2.典故警枕励志的主人公是谁()A 杜甫 B 司马光 C 韩信 D 屈原3.典

39、故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A 李广 B 卫青 C 李靖 D 岳飞4.典故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A 班超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屈原5.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多选)()A 实现个人价值 B 实现家庭阶层跨越 C 让父母高兴 D 在为国家目标实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6.促使你取得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多选)()A 个人奋斗和承当责任的能力 B 为社会或者国家做贡献的动力 C 家庭支持 D 偶然因素附录3:1.典故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A 匡衡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屈原2.典故警枕励志的主人公是谁()A 杜甫 B 司马光 C 韩信 D 屈原3.典故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40、)A 李广 B 卫青 C 李靖 D 岳飞4.典故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A 班超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屈原5.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多选)()A 实现个人价值 B 实现家庭阶层跨越 C 让父母高兴 D 在为国家目标实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6.促使你取得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多选)()A 承当责任的能力 B 为社会或者国家做贡献的动力 C 家庭支持 D 偶然因素7.本堂课的授课方式是否满意?A 教师讲授时间过少 B 活动参与时间过少 C 讲授与活动参与实践分配合理341 3期 岳 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1 江山,姚硕.困境与破局:“

41、0 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 0 1 9(2 9):1 1 0-1 1 1.2 朱玉群.高校体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及培育路径J.黑龙江科学,2 0 2 0,1 1(7):1 3 0-1 3 1.3 聂增民,聂晓佳,张瑞青.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选择实践研究J.石油教育,2 0 1 3(4):5 2-5 5.4 曹正勇.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4):5-6.5 陈彦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 诗经.蓼莪为例J.山西青年,2 0 2 0(1 2):

42、1 6 9.6 王伟.讲授教学法在高校课堂中运用的困境和出路 以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 1 8,3 1(2):1 0 5-1 0 9.7 陈霞.高校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生师互动研究 以L大学A学院为例D.兰州大学.兰州:兰州大学,2 0 1 6.8 牛志宁.人际交往虚拟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年与社会,2 0 1 9(2 4):1 8 9-1 9 0.9 钟丽佳,盛群力,柴巧君.促进意义学习体验的新路径 “大学课程设计综合方式”的架构J.高校教育管理,2 0 1 5,9(2):1 0 1-1 0 6.1 0 常雅娟,李素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 0 1 8(1 3):1 7 3-1 7 4.441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