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1553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歌四首第课时1.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2.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4.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重、难点】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导入新课研读次北固山下探究天净沙秋思背诵对抗一、指导探究次北固山下设计意图学生在指导学习上一首古诗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探究,探究朗读节奏、诗歌意境等,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1.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

2、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次,诗中是停泊的意思。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2.(1)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明确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学生自由读,齐读。3.自主探究活动。探究问题。(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明确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

3、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明确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宏阔大。“风

4、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若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4)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明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

5、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4.学生背诵诗歌。二、自主研读天净沙秋思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天净沙秋思,既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又丰富学生个体学习的情感体验,为课下更多、更好地研读古诗奠定了基础。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

6、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2.朗读指导与训练(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3.品读,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赏析句子,探究如下问题。】(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小桥流水人家”是以

7、乐景反衬哀情,“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明确断肠人在天涯。(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的描写,表达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背诵全诗。三、背诵对抗。设计意图通过对抗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背会、记牢古诗。熟背诗歌四首,按学习小组进行竞赛。【提示:可从熟练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语气节奏等方面评议优胜组。】随着20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开宝马车,穿“皮尔卡丹”西方国家的意识已从消费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酷”“帅”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口头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会陶冶我们的情操,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1.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2.课下搜集关于“春”和“秋”的古诗句各四句。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绿水前观景: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春旧年思乡:乡书,归雁天净沙秋思游子思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