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2、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3、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教与学互动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
2、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二、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3、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4、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三、自读感知。1、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2、解题:何谓“三味”?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有“书三味”的说法:“诗书,味之太羹(gng),读史为折俎(z),读子为醯(x)醢(hi)。” 意思是:读诗经尚书等经书如吃未加作料的原肉汁;读史书如吃大块的肉;读诸子百家的书如吃调好味道
5、的肉酱。 三味书屋柱上有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证此说。3、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桑椹shn 皂荚树ji油蛉lng 蟋蟀xshui 斑蝥mo 缠络chn 攒cun 珊瑚shn h 豁hu 脑髓su 陌生m 鉴赏 觅食m 竹筛shi 传授shu 书塾sh 渊博yun 蟋蟀shui 宿儒r 蝉蜕chn tu 窦du 厥士ju 秕谷b 金叵罗p 盔甲ku 绣像xi 锡箔x b倜傥 t tng 洒脱,不拘束。 拗(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确凿(zo):确实。 菜畦(q):菜地。 轻捷(ji):轻快。臃肿(yng)(zh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相宜:适宜。 方正:正派。 博学
6、:学问丰富。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人迹罕至(hn):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敛(lin)收拢。人声鼎沸(dng):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系(j)打结。 消释:溶解。长吟:长声鸣叫。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无从:没有办法。4、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四、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a)“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b)全文叙写
7、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c)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第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3、结合全文内容,简述题目所包含的变化。时间:从_童年_到_少年_。空间:从_家_到_三味书屋_。生活内容:从_玩_到_读书_。五、布置作业,学生活动。1、阅读18段,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2、阅读1024段,以“ 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