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进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90019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进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进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进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何利娜(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天津 300191)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独特的中国特征,包括以民族救亡为起点、与经济现代化呈动态演化关系、以科学技术为巨大推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参与世界文化市场。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于文化领域的实践探索,它历经文化动员的基本范式、制度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先进文化的现代化实践以及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文化现代化体现出以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和人

2、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相并举为推进主线、以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调整推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为基本推动力实现文化生产关系的颠覆式变革、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重塑全球文明秩序的逻辑进路。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文化影响力;文明秩序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23)04-0036-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是实现“丰

3、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不断推进精神富有的助推器。本文力图通过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梳理其百年实践历程,进而从学理上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推进。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含义,主要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2。由此可见,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现代化,更有文化的现代化。“从文化层面探讨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特色。”3与西方国家主要以工业化和民主化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模式不同,

4、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化现代化,是指“民族国家现代性的起步、形成、发展以及国际学习互鉴的复合过程”4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化现代化本质上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自然历史演进。从文化内在层面而言,文化现代化包含着价值理念、精神理想以及生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域制度建设研究”(21BDJ097)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何利娜(1984),女,广西陆川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

5、文化理论研究。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PC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Committe宁 夏 党 校 学 报2023年7月第 25 卷 第 4 期Jul 2023Volume 25,Issue 4036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方式的现代化。就文化的外延来看,文化现代化则包含了民族国家发展、自由个体生活以及公民社会运行等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基于自身国情与社会历史特征,体现出独特的中国特征。(一)以民族救亡为起点,在实践探索中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关于现

6、代化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化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是其最初形式。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之所以成为普遍公认的现代化的开端,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工业机器的普遍应用促使生产力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欧洲从封建主义转向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成为现代化最早起源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忽视的是,为打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欧洲在进入现代化之前,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它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16世纪的宗教改革通过教会改革限制教

7、会和教皇的权力,实际上是一次政治制度的变革;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次更彻底的政治制度改革。不难发现,欧洲的现代化实际上经历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政治制度变革(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济现代化(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 1840 年后,经历了“军事现代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工业经济现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现代化(戊戌变法)文化现代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前几次关于器物和制度的现代化探索都失败了,直到新文化运动,亦即文化现代化探索开始之后,中国现代化道路才开始成功步入正轨。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探索试图直接从工业和经济领域开始,却遭遇失败,而从文化领域开启现代化,才符合现代化发展

8、的一般规律。结合中西现代化探索历程可以发现,现代化之路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而后逐步深入到制度领域,最后到工业经济领域并实现生产力大爆发,才是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与西方现代化是自然生发的“内生性现代化”不同,中国现代化是在外力作用下被迫开启的“外源性现代化”。这里的被动式“外源性现代化”来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先进武力炮轰打开中国大门,中国有志之士在“救亡图存”的驱使下,以民族救亡为起点开启的中国近代现代化的探索,并在后来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慢慢突破被动性的格局,逐步开启主动性局面并进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二)文化现代性与经济现代性的关系呈动态演化特征虽然西方文艺复兴是西方现代化开启的思想文化根

9、基,但是西方的文化现代化却是在工业经济现代化之后才完成的。西方现代化首先确立了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实体形态的现代性,如技术化、市场化、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等,而后才有人权、民主、法制等代表文化现代性的观念形态的追求。简言之,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中国在近代救亡图存的背景下,文化启蒙成为当时首要任务,“工业化的滞后性与文化启蒙的紧迫性导致了经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非均衡性发展,文化现代性与工业化实体形态的现代性发展过程相分离”4 305,出现了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并不同步的特征。马克思曾经指出,文化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

10、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5 34,并指出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希腊,却产生了璀璨的希腊艺术,而其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效果“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5 36。恩格斯也认为文化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037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形态的领域”6,与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距离。由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特殊性,我国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并体现为前者较后者超前、两者基本持平、后者超越前者、两者再次基本持平的演进过程。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文化现代性超前于经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在

11、此阶段被赋予民族救亡、引领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文化现代性处于前置性位置。新文化运动对拯救国家方案的探索、苏区文艺、延安文艺发挥的强大社会动员效能,均体现出文化现代性远超当时经济工业形态的现代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经济现代性一度赶上文化现代性的发展步伐,两者呈现出基本持平的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现代化进入了快车道,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反而稍显滞后,一度出现经济现代化超越文化现代化的局面,但后来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下,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再次出现均衡性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格局下,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均在快速发展。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

12、代化的发展历程虽然偶有不同步,但是总体而言,其发展历程与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调适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求。两者最终步调一致、协同发展,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发展稳定期。(三)科学技术为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领域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曾指出,“机械发明。它引起 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7 501。科技进步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力提升了文化生产效率,促使“

13、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7 570,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文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加速其现代化转型。我国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突飞猛进是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开始的。尤其是印刷术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生产变革,让机器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并因此“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7427。后来,机械复制的广泛应用,文化生产率迅速提升,生产的规模、生产效率提高了文化生产领域和生产环节的效率,并使文化传播从生产领域剥离出来,文化传播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21世纪后,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网络化、

14、信息化、智能化等数字技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领域生产关系的变革,文化从生产、分配、传播乃至消费各个环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从生产到消费出现即时性的特征,文化生产力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缩短”8,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文化消费模式。由此而来的是文化行业业态的变革。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平台技术对类型技术的整合,打破了传统文化行业的壁垒,为人人皆为创作者提供了可能。具有开放性、通用性、即时性特征的技术平台,更进一步打破了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界限,在打破了创作者的技术壁垒的同时,也改变了接受者的接受方式。进而文化的分配方式、消费方式乃至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致使其商业模

15、式和组织运营方式被重塑。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改变了行业的生产协作方式。在文化领域最突出的表现即是促进文化管理方式的变革。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分类、专业分工、行业系统分工的文化科层体系,代之以网络化、扁平化的体制变革,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038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参与世界文化市场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以地域性、民族性为主要特征,虽然在小商品经济中存在一定的文化产品交换,但总体上是小范围的、区域性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交易日渐频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商品

16、贸易突破了小商品经济的区域范畴而走向世界,形成世界市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全球扩张,资产阶级已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9,大工业发展“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068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无法继续固守区域性的民族发展模式,在大工业建立的世界市场环境下,区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发展被卷入到世界市场中,甚至被“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1068。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要取得发展并保留自身民族特性,要做的不是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毕竟“某一个地方创

17、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10 61只有参与到世界市场的交往与贸易中,“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0 62。因此,要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市场体系中,毕竟,只有发展壮大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文化的冲击,才能更好地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事实上,世界市场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通过日益完善和成熟的市场体系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这个角度而言,参与到世界文化市场体系中也是推进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扩大开放”1 27,

18、在世界市场体系下,我国文化现代化已经直面文化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修订、建立全球文化市场开放体系,进一步畅通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强化中华文化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阶段性探索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演进,它“以夷为师”为起点11,历经新文化运动与五四启蒙的历史转折12,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代化道路。党的领导对文化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体现出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动员的现代化探索文化现代化是中国有志之士在民族救亡背景下的现代化探

19、索,其出现本身就带有解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使命,并在五四运动中“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 70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党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社会带往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重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文化的现代化之路与党的阶段性任务相适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文化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14,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联系群众,发展壮大中国革命力量。进入抗日战争阶段后,文化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社会动员上。文化动员具有价值认同和文化整合

20、的特征,能够基于文化的共同愿景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推动社会转型。这一时期文化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动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文艺战线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团结抗日。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就通过戏剧、歌谣、漫画等形式进行文化宣传,打破如“神权”“夫权”“族权”等封建习俗对人民的控制,对民众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039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核心的文化动员。后来党创立“苏区文化教育模式”,进一步发挥文化动员作用。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党在根据地和国统区实行不同的文化动员模式,在根据地主要通过文化教育、延安整风等进行文化动员和意识形态改造;而在国统区,则

21、通过文化论战、建立文化舆论阵地等方式进行动员,如“左翼作家联盟”阵地的成立等。抗战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该时期党领导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指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3 663经过实践和发展,文化现代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步,并界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3698“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13698,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3706。之后,我国正式开启了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新征途。(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制度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社会主

22、义制度的确立问题。毛泽东曾指出:“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15267-268这实际上是要通过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以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在进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寻。显而易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需要以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为前提。基于此,毛泽东曾表明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5268。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了国防现代化,成为后来“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布局中

23、,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大体上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以便更好发挥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这一时期文化现代化建设面临改革、调整、完善的是制度文化建设。党通过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教文卫领域等展开制度文化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现代化制度和政策依据,为后来的全面现代化探索打下牢固根基。而在具体的文化问题上,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来宣传和教育全国人民”16,充分激活文化在鼓舞斗志、鼓励人民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热潮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党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并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新民主主

24、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顺利过渡与转变。在微观层面上,党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指导方针。毛泽东认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15229,给予学术讨论极大的自由空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指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15229。可以说,“双百”方针、“双用”方针以及对文艺客观规律的认可,是文化现代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进展。(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先进

25、文化的现代化实践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后,新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粗具雏形。但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关系再次出现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情况,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破除体制障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继续深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为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基于此,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对“四个现代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040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释,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7,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系统性设计,提

26、出“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同志所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绝非简单的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同时也包含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8,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步。最为突出的是党在这一时期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文化”19 14,从根本上阐释清楚文化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科学指导下,科学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

27、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正确处理文化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开放后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前进,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趋向统一,走向相互协调。(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强国的现代化推进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

28、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21并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 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 42-43。这就需要我们同时兼顾完善经济现代化体系建设、为生产力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指导下,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在这一时期深入推进了文化现代化建设和安排。一方面,以制度建设形式推进文化

29、现代化。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文化现代化的外延,涉及文化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文化产业载体、文化传播方式、文化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度建设调整文化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关系,变革文化体制。另一方面,从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层面推进文化现代化工作。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与现代化实现优势叠加;倡导中华文化走出去,跳出并超越简单化的中西对立思维模式,在扩大开放中对中西两种不同文明进行创造性整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在形式

30、上,主要体现为推进文化产业形式的现代化,从文化产业的生产、消费、流通的各个环节实现现代化形式的提升。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尤为关注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文化发展的空间区域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平衡乃至政策规章不平衡等问题,统筹文化发展布局,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拓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促使文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逻辑演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展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结合不同具体实际不断进行理041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果。在中

31、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致的,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特征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展现出多元目标并举、动态式演化、颠覆式变革、文明秩序重构的逻辑进路。(一)文化现代化以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相并举为推进主线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从一开始就以救亡图存、建设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与民族国家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西方文化现代化伴随工业现代化发展同步演进路径不同,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阶段性目标为推进主线,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致力于推

32、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现代化探索与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相一致,即以民族解放和独立、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为使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探索出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模式”,一种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苏俄社会主义模式”。经过较量,中国共产党推进的“苏俄社会主义模式”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当时的现实实际,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界定之后基本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成为新中国的主要任务,文化现代化在此阶

33、段的主要进展在于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探索筑牢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现代化此时主要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生产活力,为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入新时代后,我国逐步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时文化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开始以民族复兴为阶段性目标。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探索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不同,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贯穿文化现代化探索的全过程。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

34、为”方向中,人民处于首位,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也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23。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也蕴含在文化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全过程。(二)文化现代化以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调整推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演进与社会的主要矛盾联系在一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构成了文化现代化阶段性动态演化的逻辑基础。而决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变化,并通过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表现出来,

35、因而文化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也成为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式。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通过调整文化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把文化建设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在推进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促使文化在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方面发挥最大效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21,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对救国方案孜孜以求的不断探索中,无产阶级觉醒并选择了马克思042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以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新民

36、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全国政权成为党的工作重心,文化如何更好地为革命战争服务、为政治服务成为文化发展的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转变生产关系成为迫切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任务。但是由于后来错误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文化发展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改革开放后,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代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明确指出“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19137。

37、此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现代化的重心不仅要服务于建设物质文明,更要积极建设精神文明。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现代化一方面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需要致力于解决文化发展乃至分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三)文化现代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为基本推动力实现文化生产关系的颠覆性变革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从纵向的历史

38、发展长河来看,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演进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而文化生产力的革新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则源于科技创新的直接驱动,从这个层面而言,文化既有体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就成为文化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因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文化领域经历了机械印刷术、电子成像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每次技术革命推动的生产力进步都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文化领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亦与此大致同步。但是相对而言,前两次技术革命引发的文化领域的变革是相对温和的、渐进式的,而21世纪后的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变革则是突

39、飞猛进的、颠覆性的。我国文化现代化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从新文化运动的标语“科学”一词就可以看出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进展是渐进式的,文化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并受到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整体环境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行业结构和业态是相对僵化、相对低效的。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我国现代化建设从工业社会大踏步向信息社会迈进,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领域生产力也大幅提升。由此而来的文化领域的生产关系变革也出现了颠覆性的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再混为一体,

40、文化体制改革更是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文化市场逐步规范并得以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技术革命创新脚步加快,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并对文化领域发展范式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推动文化领域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方面,日新月异的数字信息技术萌生出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市场,“饭圈文化”“信息茧房”等问题突出,相关法律规范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成为重要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环境,更精细、更可操作、更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呼之欲出,文化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改革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日益成为043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

41、式现代化专题研究可能。在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下,文化领域不断调整、变革自身生产关系以适应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日渐成为文化现代化大幅推进的基本动力。(四)文化现代化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重塑全球文明秩序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和交往。技术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随着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愈发激烈。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环境气候等问题对世界局势和全球文明秩序构成一定冲击和挑战,国际上意识形态冲突加剧,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加,文化现代化面临着机遇

42、与挑战并存的双重局面。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使文化现代化具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现实支撑。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加强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不遗余力对中国抹黑与攻击,西方文化扩张与侵略通过文化全球化的外衣横行全球,世界文明多元化与文化多样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百年大变局呼吁全球文明新秩序。“局说到底就是秩序,大变局后的新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新秩序”22。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加速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与重塑,原有世界文明秩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美国单极主导的文明秩序难以再满足世界发展需求,世界急需

43、更适合国际发展大势的新秩序。此时在统筹文化安全与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大与世界的交流和交往、积极参与全球文明秩序重塑成为大国责任担当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此,一方面,我国文化现代化要在文化交流互鉴、扩大文化市场中提升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修订、构建互利互惠的全球文化市场开放平台,推进构建全球文化贸易新格局。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通过推动现有制度改革、改革现有制度运行模式以及创建新制度等形式提出中国方案、融入中国主张。与此同时,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制度,再建人类文明新秩序,以更适应全球发展大势

44、,并顺应世界需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类共同命运的整体利益出发,和平、发展、共赢的主张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对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原有文明秩序进行了修正,符合全人类发展根本利益,是文化现代化参与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最终目标。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3 刘凤兰,张静,周三胜.文化选择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J.

4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 傅才武.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8.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0442023.4宁夏党校学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35.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1 李翔海.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2(6).12周建超.“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 J.江苏社会科学,2001(6).1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何利娜.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与现实启示 J.社会科学动态,2022(6).15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438.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

47、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18冷溶,高屹.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14.19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21 王永鸿,周成华.中华哲学千问 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259.22沈湘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中国社会科学,2022(8).The Logical Approach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Chinese Modernizat

48、ionHe Lina(Party School of the CPC Tianjin Municipal Committee,Tianjin,300191)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general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but also reflectsthe unique Chinese characte

49、ristics,including the national salv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dynamicevolutionrelationshipwitheconomicmoderniz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asthegreatdrivingforce,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cultural market.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practic

50、al exploration of the cultural field by the Communist Party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It goes through the basic paradigm of the culturalmobilization,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the modernization practice of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