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0051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天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秋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诗人何其芳用朴素但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描绘了三幅农家秋天的场景,即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和少女思恋的景象,创设出一种悠远、宁静却又充满丰收喜悦的氛围。整首诗就是三幅画面的组合,诗人融情入景,诗歌入情入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怀。 在新课程背景下指导学生学习秋天这首诗,我希望能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的作用,使学生学习了这首诗以后能够举一反三,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他诗歌铺平道路。因此,我紧紧抓住诗歌语言凝炼形象的特点及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结合新课

2、程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时以把握情感、体会意境、品味语言为核心,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从而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是以“诗画歌”为学习线索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的,希望在环环相扣而又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流水线作业,创造出一种既有语言美,又有图画、音乐美的氛围,使整堂课具有诗情画意,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之美,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之下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之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实现以诗意解读诗意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3、 1、知识与技能: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描绘画面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仿写歌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让学生收集关于作者以及本文的一些情况,譬如作者的生活年代、主要作品、作品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等 3、与学生一起在课外收集描绘

4、秋天的诗文,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的秋天,为课堂学习中做到旁征博引做准备。 4、阅读何其芳的其他诗作,丰富自己的底蕴,为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作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诗插花,导入新课 大家昨天收集了描绘秋天的诗文,感受到不同作家笔下的秋天,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成果与大家共享 从大家的朗诵中我们既感受到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肃杀,也感受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凄凉,更感受到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二)相互交流,了解作者 通过预

5、习,关于作者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你所收集到的信息与大家分享。譬如作者的生活年代、主要作品、作品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等。(通过此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三)学生朗读,感受秋天 感受诗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对,是朗读。快速回忆以前学过的朗读方法,朗读应注意什么呢?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出朗读的四大要点,即: 1、划分节奏(停顿,语速) 2、标出重音(理解词意) 3、注意细节(拖音、语调、抑扬顿挫) 4、体会情感(诗人、自己) 下面就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语段朗读,朗读之前先要从技巧方面对诗歌进行处理,选择一位同学作组长,等会向同学介绍朗读时的处理方法,其他

6、同学可以自由补充,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个别朗读,齐读,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都行,先在小组内范读,范读时要做到旁若无人。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穿梭于学生之中解决一些疑问,等声音渐渐低下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展示合作的结果。 第一组组长:我们选择的是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中的“撒网”的“撒”,“收起”的“收”写出了渔民捕鱼的动作,要重读,“轻轻”要读出悠闲自在的神态。 生补充:“满载”要重读,因为它写出了丰收的喜悦,还要把喜悦之情朗读出来,“游戏”一词也要重读,读出轻松、自如又自得的情感。 生补充:摇着归泊的小桨要吸气,才能把后一句读好。 朗读方式:四人齐读。 第二组组长:我们选择第一段,这一段中的“飘

7、”字要读出拖音,让人感觉伐木声象轻烟一样,有质感,更形象。“饱食”“肥硕”要重读,因为它们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的景象,“栖息”一词既写出了秋天在农家里的景象,又创造出一种闲静的氛围,读的时候,声音不必太响,但语气要重。 朗读方式:每人读一句,最后一句大家齐读。 读完之后师请学生评论。 师总结,朗读时是要注意抑扬顿挫,但要防止出现矫枉过正的场面,师:请选择这一段的所有学生朗读,女生读句,男生读句,齐读最后一句。 师:读得很棒,男女合作很成功。 第三组组长:我们这一组也选择了第一段,“满披”一词也要重读,因为它写出了秋日清晨露珠之多,可见空气非常清新。 朗读方式:一名女生代表全组作朗读表演。 师

8、:刘玉洁同学的朗读真是声情并茂,老师还特别注意到她朗读“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时”面带微笑,不仅借助声音,还借助表情读出了丰收的喜悦,下面请选择第三段的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合作的成果。 我们这一组认为“寥阔”,“清洌”要读得缓慢一点,因为它们写出了草野和溪水的特点,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疑问句,要读升调,“梦寐”一词要重读,读出牧羊女对牧童的思念。 朗读方式:一名女生代表全组作朗读表演。 (四)老师范读,品味秋天 听了大家这么精彩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为大家试读一遍。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朗读边展开想象,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为这些画面命一个整齐的、别致的名字。引

9、导学生分析三幅画面,感受三幅画面的意境。 第一幅画面:农家丰收图 镰刀、背篓、瓜果 露珠 、稻香 第二幅画面:霜晨归渔图 网、芦蓬、小浆、渔船 冷雾、 霜 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 蟋蟀、溪水枯涸 草野、笛声 作者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么我们能不能也用诗一般的语言让这些画面再现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为你描绘一幅画面。 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先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10、准备充分之后再说给大家听。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者,现在请我们班的勇者亮自己的风采。 讲述得太美了,同学们也没有吝啬我们的掌声,接下来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五)师生合作,品析语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这首诗的情感美,想象出了她的画面美,体会到了她的意境美,那么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师生一起品析语言、点击精彩!同学们可以从感官角度、修辞、字词的锤炼、以及写作顺序等角度进行赏析。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

11、”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六)仿写歌词,歌唱秋天 诗歌诗歌,好的诗就是一首歌,这首诗让我想

12、起了童年的一首歌春天在哪里,现在我把这首诗的第一小节改成了歌词,大家想不想唱一遍。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丰收的农家里, 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 其实创作并不难,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下面大家小组合作就把这首诗的二、三节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词改写成一首歌,小组内演唱。 (七)老师总结,赞美秋天 秋天是一首诗,让我们品味;秋天是一幅画,让我们描绘;秋天是一首歌,让我们吟咏。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秋天很美,美在丰收,美在成熟,美在天高云淡,美在落日长烟,美在那黄昏的牧童,美在那暮色里的笛声。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让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秋天,

13、用耳朵去聆听秋天,用心去感受秋天,用我们的笔去描绘秋天吧!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 1、喜欢画画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画一幅画。 2、喜欢音乐的同学为这首诗歌配置背景音乐并有感情地朗颂。 3、喜欢写作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改写成散文。 (十)教学评价: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岁时所作。这首诗写得很美好很纯净,像世外桃源;诗不长,仅三节。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鉴于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体会诗歌优美意境,品味文中优美词句作为本文

14、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这堂课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投入,讨论认真,探究深入,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并且自主,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一、学生自主,老师引领 由于本单元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已经引导学生逐渐明确了品读语言的一些方法,因此本节课主要交给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自主体味。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全班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基本上独立完成了对这首诗歌的品读,老师在一旁起到的只是引领方向,友情援助,适时点拨的作用。 二、 由表及里,推敲语言: 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

15、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讲;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 三、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品味推敲诗歌的语言不但可以用于诗歌的赏析上,也可以运用于诗歌的写作当中。因此在“读诗”、“品诗”的环节之后,我又设置了一个“写诗”的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请大家在结合上下文营造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细细推敲之后,改写歌词。学生们通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最后完成的作品颇有让人眼前一亮之处。 品诗的方法诸多,但我认为一课一得,在一堂课上能够引导学生明确一种品诗写诗的方法,也是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的。诗歌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所以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 陶行知说:“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所以,我希望当学生学习了秋天这个“点”之后,应该能掌握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能主动地去阅读并能较深刻地理解现代诗歌。一节课的结束并不等于一个“。”,而应该是更多的“?”和“”,它可以把我和我的学生们引向更广袤的语文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