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的冬天课题济南的冬天课时2课时使用人教学目标1、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2、 诵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重点难点诵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教学内容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赏析一下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济南冬天的景色写得妙趣横生的。二、感悟新知(一)空间顺序就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这种顺序。(二)本文的赏析可以从以下的角度进行:1、生动的词语
2、。2、优美的句子。3、巧妙地比喻和拟人。三、探究新知1、朗读第二段,思考:文章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2、朗读第三段,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写出了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明确: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用一“睡”一“醒”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用比喻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使四周的小山像看护者一样,加上了温存体贴的抚慰感,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从人们的
3、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这些不仅是描绘笑容,更多的是突出心理活动。3、朗读第四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找出几个观察顺序的词语)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4、找出第4、5、6自然段里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例如:比喻: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百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白雪覆盖的矮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秀美的特点。四、归纳整理1、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本文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为什么?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3、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五、达标测评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或介绍一个旅游景点的文字,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写作顺序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学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