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感悟青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2、能力目标: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同时做到尊重他人,不拿别人的生理变化取笑,认识青春期各种烦恼的缘由,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一方面应主动调控心理冲动,另一方面应接受来自师长的指导,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男女同学的友谊,与父母、朋友共同分享成长的美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体验青春的幸福,创造美好的青春。二、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表现个性?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三、
2、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到来会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也因此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困惑,处理不好这些矛盾,解决不了这些困惑,将会严重的影响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在青春期,我们容易出现哪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呢?怎样才能使青春永驻我们的心间呢?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一)青春误读(板书)学生活动:针对下列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问题1: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是否合适?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总结出:同学间可以相互交
3、流,共享成长的经验,但要遵循彼此尊重的基本原则。在尊重与关爱的环境中,我们将进一步体会到青春成长的美好。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是不应该的,这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问题2:如何表现自己的个性?(可以联系扩展资料纹身少年:刺激?自虐?“酷”?还是残酷?进行讨论)总结出:真正的个性不是装扮上的标新立异,也不是发型上的烫卷染色,更不是姿势上的千媚百态,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应该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准确地明辨是非,分清美丑。是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学会有效的保护自己,自觉地抵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问题3:男女同学之间要不要交往?应
4、该如何交往?总结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问题4: “哥儿们义气”是不是真正的友谊?为什么?总结出:“哥儿们”义气、“姐儿们”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因为,“哥儿们”义气最大的特点是只讲友谊不讲是非,它很容易导致朋友之间互相包庇、互相隐瞒,只会助长坏思想、坏行为。其结果是一害自己,二害朋友,三害集体。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讲“哥儿们”义气、“姐儿们”义气而酿成了大错误,误入了歧途。问
5、题5: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总结出:我们有些同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又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和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老师和父母总爱和自己过不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会逐渐增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将其同接受成年人的正确教育对立起来。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中学生年龄还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都还比较缺乏,虚心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连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都听不进去,我们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甚至会误入歧途。(二)青春畅想(板书)1、你是如何理
6、解青春的内涵的?(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归纳)青春不仅仅意味着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和健美的身姿;它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境界,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青春是我们拥有克服困难和怯懦的勇气和冒险的魄力,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是我们欣然接纳欢喜与忧愁,是我们能够尽情地享受人生竞赛的种种乐趣。2、(教师进行归纳点评,结束教学)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然绚烂却很短暂;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决定青春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青春永驻心间?青春和衰老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境,一个人虽然年事已高,却仍可以保持青春的活力,同样,人也可以未老先衰;时间能使皮肤生出皱纹,同样,忧愁、疑虑、丧失信心、憎恨、和放弃理想也会使人的心灵失去活力。年岁可以使人的容颜变得衰老,但是,我们的信心、勇气、智慧和梦想不能苍老。只要我们拥有信心,拥有爱与美的梦想,拥有勇气和智慧,我们将永远年轻,永远保持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