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礼待人课题: 第四课第二框 以礼待人科目:思想品德教学对象: 八年级课时:1课时提供者: 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课题: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二框以礼待人,在承接第一框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礼,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也为学习第三框诚实守信做好铺垫。学习内容: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阐述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从态度、语言、仪表、举止等方面说明了文明有礼的具体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价值
2、及重要性: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要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本课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文明有礼的基本知识,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礼仪,践行礼仪,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
3、活中各类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八年级学生,在一年的初中学习中,对文明礼仪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是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对新潮事物比较热衷,喜欢特立独行,因而对文明礼仪的把握还比较肤浅,表面化,甚至可能出现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故意违反礼仪的行为。但是他们求知欲强,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因而本节课希望能通过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
4、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帮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和“发现学习”的理论,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解疑释惑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和情境式教学法,以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为课堂教学重要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教学难点:如何在实
5、践中做到文明有礼;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上课前教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班的研究性学习获得了常州市特等奖,下面请参与活动的同学到台上来领奖。 师:发放证书 师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刚刚拍摄的同学们领奖的画面。有些同学很有礼貌,双手接过奖状,并且向老师鞠躬表示感谢。而有些同学则是单手领回奖状,笑呵呵的就回去了。其实这就是咱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礼待人,请进入 【环节一:走进礼】 师问: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拍摄的视频思考:什么是礼?礼
6、主要表面在哪些方面呢? 师: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待人要“礼”为先。 过渡:为什么要“礼”为先?“礼”有哪些重要性呢?下面咱们就以获奖同学中采访组同学的亲身经历为依托,对此展开探讨。请进入第二个环节,“感悟礼”。领奖同学上台领奖,其他同学看着同学们思考以后回答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将手机事先放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拍摄同学们的领奖视频,看看同学们在自然状态下“礼”的情况如何,为下面的讲评作了铺垫。【环节二:感悟礼】 师:采访小组的同学们要到交警大队去采访交警,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亲身
7、演绎,看的同时请大家思考问题,小川的言行会带来什么影响?(播放视频)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老师在讨论过程中适当的引导总结 师总结:(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景,带来怎样的影响? 到了万达广场,显示屏上正在播放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新闻,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问:这是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仪式,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师总结:礼仪仪式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所以,(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师进一步总结:这是我们探讨的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过渡:文明有礼这么重要,我们在现实生活该怎样践行礼,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呢?
8、师问:大家想不想知道,王小川这样的表现,在交警大队会发生什么事情吗?师:那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幕:采访进行时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该情境中,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有礼的,哪些是无礼的?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以后作答师总结: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1.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从小事做起,细节做起,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践行。过渡:采访结束以后,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了采访反思,在反思中,王小川同学非常的郁闷,忍不住向我诉苦师问:我叫别人“老头”,他们说我没礼貌,现在,我都叫她“阿姨”了,他们还说我的称呼不好。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师总结:礼貌用语
9、也要分清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中华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老师考考你们师:出示礼貌用语的示例,请同学们抢答过渡: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礼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或场合,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咱们一起来聊聊关于礼的“家长礼短”:去西藏旅游,好客的藏民同胞请同学们吃手抓羊肉,但是用手抓着吃很不卫生,我们能要求对方提供筷子吗?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藏民叔叔给每位同学倒上了青稞酒,我们要不要喝呢?师追问:但是藏民叔叔也是好意,如果直接拒绝了,那也是没有礼貌的行为,请你想一条婉拒叔叔的好方法。 师总结:礼也要与时俱进,做文明有礼的人,还需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
10、考和践行。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生1答:大爷会觉得他没有礼貌, 素质比较低,影响他的个人形象,而且他可能也问不到路,解决不了他的问题生2答:公交站台是公共场所,他随手扔垃圾,还说风凉话,不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严重的还会引起争执,不利于社会文明和谐。同学们思考后回答生答:感觉非常的庄严、肃穆、威武,为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生答:想生1答:别人给我们倒水,我们表示感谢是有礼的;警官进来以后站起来问好是有礼的。小川问话的口气非常的不耐烦是无礼的。别人讲话时拍桌子,随意插话是无礼的。生2答:在会议里端正地坐着,不大声喧哗是有礼的。小川坐姿歪斜,还抖腿是无礼的。生3答:看到同学无礼,拉他一把,提醒他是有
11、礼的。小川在室内戴着帽子是无礼的。生4答: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不能太傲慢,要语言文明,尊重他人;生5答:还要做到仪表整洁,不能歪戴帽子,而且在室内也不能戴帽子;举止要稳重、端庄、彬彬有礼。生6答:还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不能抖腿,坐姿端正等,当发现身边的同学有无礼的行为时,可以适当的提醒他改正。生答:警官太年轻了,叫她“阿姨”对方会不高兴的,可以叫她“姐姐”。同学们根据例句,用2-3个字来抢答生答:不能,要做到“入乡随俗”生答:不能,未成年学生不能喝酒,要做到“明辨是非”。生1答:以茶代酒生2答:请成年人代替喝酒借助采访组同学亲历的采访过程,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让同学们在情境体验中感悟“礼”的重
12、要性。同时借助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仪式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简单的设问,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展示同学们自己拍摄的情境视频,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有礼和无礼的表现,并分析具体的改进措施,理解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既是对采访行为的反思,又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提升。帮助学生理解,礼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过渡:以上这些都是采访组同学们的情境展示,看着别人的行为,我们能分析出来,如果轮到我们自己,你们能不能做到文明有礼呢?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践行一下,请进入【环节三:检省礼】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咱们江苏省开展的“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让青少年学生从
13、“优秀”走向了“优雅”。现在我们就借助八礼四仪中的“八礼”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希望同学们扬长补短,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过渡: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不仅表现在为国尽忠,抛头颅、洒热血的国家大事上,更多的表现在平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播放视频)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咱们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师:习主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礼,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希望同学们借助本节课的探究,认识礼,理解礼,践行礼,在继往开来中做“更优秀”“更优雅”的自己。师:感谢聆听,敬请批评指正!生答:能生:完成表格学生总结完成 设计具
14、体的情境,让学生不仅学会分析别人身上的问题,更能在具体生活场景中,践行礼仪知识。 自我反思,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得更好。自己总结提升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
15、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本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从“走近礼”“感悟礼”“检省礼”三个环节,向同学们展示了“礼”的含义,“礼”的主要表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等几部分主要知识。设计了研究性学习采访组同学们在采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编排成视频,给同学们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在具体的情境展示中,让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礼”的重要性,践行“礼”的方式方法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两个同学们自己拍摄的视频是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虽然视频
16、在课件中的展示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但是同学们却拍摄了近两个小时,力争把最真实,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听课的同学和教师们,这种认真负责,精益求真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而且事实也证明,听课的同学们对这两部分视频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讨论得非常热烈,理解透彻,而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启发,也使知识得到了更一步的升华,效果不错,达到了之前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初次评课时,老师们反映在“走进礼”环节的设计上略显不足,它与后面研究性学习采访的“四幕”有些脱离,如果能将他们整合到一起,整个课件将会更加流畅。我回去以后将“走进礼”这一环节重新进行了编排,采用发放证书,拍摄同学们领奖的视频导入,感觉顺畅了很多。情境化教学,主题式设计是我们学校一直探讨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节课的尝试,我感觉这种模式还是非常实用,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创新发展,继续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