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1、认识说明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比较之前学习的记叙文,结合课文区别记叙文和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理解文章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2、学习运用打比方的妙处,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结合文章内容认识说明文的特点。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3、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2、培养学生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法、研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字谜,现在运动会快到了,那老师就以运动会为谜面,运动会上都有它的,猜猜是什么字?(云)板书:云很好,大家知道繁体字的云是怎么写的吗?(雲)结合课件的背景,从这个字上你又可以看出点什么呢?(下雨和乌云有关系)繁体字与历史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我们从这个字也可以看出虽然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大家都知道,乌云会带来下雨的天气,其实晴朗的天空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云,(课件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生活中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云,我们刚才看到的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
3、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板书补充课题)。让我们一起在作者的介绍下认识云和天气的关系。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边读边把不懂的字词圈出来。2、认读生字。每个生字读两遍。提问:大家刚刚读完这篇科普说明文,感受了一下说明文的感觉,谁能用自己的话给说明文下个定义。(预设: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同学们刚刚明白了说明文的概念,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说明文的分类,(出示PPT)说明文可以按照说明对象、写作目的、语言风格进行分类。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写作目的:实用性说明文(PSP说明
4、书的作用是什么?预设:介绍某种产品的情况和主要用途)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平实性、文艺性。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了课文,比较一下我们之前所学习的记叙文,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翻到前面的课文,我们一起看看,记叙文是有几要素的?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那说明文有几要素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说明文有四要素,分别是: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语言(准确性)。板书说明文的四要素。除了要素的不同,记叙文和说明文还有什么不同吗?(
5、预设: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记叙文抒发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而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说明事实。)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说明这篇文章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板书:内容科学性)过渡语:刚才大家只是初步阅读课文,接下我们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特点。3、再读课文。(1) 快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预设: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叫卷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提问:作者用了“往往”“常常
6、”作限制词,可以去掉么?为什么?(预设:这两个词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板书:语言的准确性)(3)本文的课题叫做看云识天气,那文章肯定会涉及到云,作者在本文介绍了哪些云呢?请同学们再浏览一遍课文,把作者介绍的云的名称圈出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回答。 回答的时候,请用这样的句子:请大家看到第几自然段的第几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 卷云 卷层云 卷积云 高层云 积云 雨层云 高积云 积雨云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预设: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说明了语言的准确
7、性。过渡语:这些介绍的都是云的(形态)。除了介绍云的形态,作者还介绍了什么?(云的光彩)文章的说明角度是怎么变化的?(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中心句)云的光彩:晕、华、虹、霞。 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作者是怎么在文章中安排的? 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大家看一些我们刚才圈注的云的形态和光彩的词语,都集中在文章的哪几段?(云的形态是第3、4、5段,云的光彩是第6段)说明这里是分别介绍云的形态和光彩的(板书:分),那文章前面的部分是(总的概述)板书:总,后面的部分是(总的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板书:总。作者介绍了这么多种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
8、,但我们读起来却不觉得混乱,说明文章的结构(预设:条理清晰)(板书:结构的条理性)。总板书:看云识天气 说明对象 内容的科学性 说明文四要素 说明方法 特点 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顺序 结构的条理性 说明语言 三、小结:通过刚才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也了解了说明文的知识。我们发现只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任何一样细小的事物,都会发现它蕴藏着的独特的魅力。但当我们需要将它们描述出来,又怎样才能做到精彩、生动、有趣呢?那我们下节课再来品读。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1)全班朗读课文。(板书课题)(7mins) (2)板书回忆说明文的特点。二、重点研读。 1、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的说
9、明方法。(1)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是老师发现大家读得时候十分投入,说明文章很吸引大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板书:说明方法)(预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教师讲解: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称为打比方(板书:打比方)。虽然本质是一样的,但放在记叙文和放在说明文中,它的叫法改变了。就如你在学校时是老师的学生,可是回家后你是父母的孩子。你的身份没有变,但叫法变了。大家明白了吗?大家知道比喻在记叙文里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那么课文中的打比方也有同样的作用。请找出文中用了打比方的句子。预设: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像奔马。(提
10、问,说明了云朵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地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招牌”时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绫纱。(提问,说明了卷云?轻盈和洁白)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将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洁白的纱”,说明其轻盈、洁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积云比喻成“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卷积云的特点。排列整齐)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
11、白的羊群。当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过渡语:课文中大量运用打比方,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人深刻的印象,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课堂训练: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学生回答,教师示例: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打比方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过渡语:打比方是说明文的其中一个说明方法,让说明文显得生动,不再枯燥。打比方的运
12、用是为了将语言变得生动优美,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还得讲究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2)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云的各种形态和不同光彩,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中介绍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的部分,一起来完成下表。类别特征天气情况云的形态晴卷云像羽毛,像绫纱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卷积云像鳞波它不会带来雨雪积云像棉花团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高积云像羊群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阴卷层云仿佛白色绸幕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高层云像毛玻璃它预示着将要下雨或下雪雨雨层云布满天空雨雪就开始下降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马上就会下暴雨云的光彩类别特征天气情况晕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彩
13、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从上面的表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根据云的不同特点,把云分成不同种类,这样使说明条理更清晰,更明确。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这也是说明文说明方法的一种分类别。(板书:分类别)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在文中,作者都是先介绍云的形态特征,再告诉我们这种云叫什么。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下定义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同提问结合起来,先提出主要说明的问题,再用下定义的方式回答。有
14、的先下定义,再作具体说明,如“激光是一种最亮的光。它比太阳光亮一百亿倍以上”。有的先具体说明,然后概括成定义:“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碳酸气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氧,这叫做光合作用。”下定义。(板书:下定义)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板书:作比较。)三、拓展延伸云的光彩那一段引用了一些谚语。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积累文中的有关谚语,了解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文中
15、出现的谚语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教师适当补充,并做些解释,如:“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四、小结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关系的科普文,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的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另外,作为一篇科普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恰当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为了使文章表达更加清晰,作者还用了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细心思考,一样可以从小事情中发现大道理来。五、作业布置【活动与探究】1、你还懂得其他的看云识天气的知识吗?和同学一起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更多的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2、你对什么天气现象比较感兴趣?能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一下吗?参考题目:流星雨月亮圆缺与潮汐的关系日蚀极光等。3、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实地验证一下,并写一二篇观察日记。总板书:看 云 内容的科学性 打比方识 特点 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方法 分类别天 结构的条理性 下定义气 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