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框题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2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教学过程一、直接式导入展示有关公平的名人名言和图片,直接由学生概括今天授课的主题公平。二、发散性授课情景一:唐僧师徒一行到达西天后,如来准备论功行赏。问题:1
2、你认为如来怎样行赏才公平,你应该得到怎样程度的赏赐?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让学生分别从唐僧师徒四人或唐朝皇帝或唐朝百姓或现代社会旁观者的角度来设想回答,通过这个问题要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从而推广到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公平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公平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包含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2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有比较广的参与度,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他对公平的看法,最后可概括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社会情况下公平的共性:社会上每个人(合法公民)都应
3、当被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换句话说就是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得到应得到的利益。情景二:如来和观音商量了很久,但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想出了很多个提案,但最终都否决了。问题:1为什么如来和观音会如此为难?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公平其实多是在比较中产生的。2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些提案,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个问题是要让学生通过他们设想的后果了解到不公平的严重后果,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加评论,让学生自己用归谬法得出结论。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么?结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个问题,我们
4、把视线和思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例,谈不公平的现象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让学生对不公平给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可能造成的恶果有一定的认识,从反面了解认识公平的重要性,也是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部分。情景三:最终,如来和观音终于定下了一个方案。问题:1你对他们定下的这个方案有何感想?你觉得这个方案公平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公平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公平的感受也是随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的。2请你续写后面的西游故事,并说明理由。希望在这个续写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公平对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5、从正面认识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3你能想出比他们的方案更合理更公平的办法么?三、拓展性小结探讨:公平与和谐大气的社会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公平和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稳定和发展不能没有公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追求社会公平理想的过程。而且,我们国家当前更是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一个目标: “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如果我们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和谐首先是公平与公正, 2004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认为,中国构建和
6、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建设和谐社会寄托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也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梦想所系。那么,我们在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的过程中,在处理社会稳定和发展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中,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是还有待改进,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现在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呢?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能联系实际,联系热点,进一步思考公平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
7、系,树立公平意识,并能对不公平现象有一定的理智感,从而再次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讲这个问题时,应主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优越性,理解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另外,在讲这个问题时,还需补充关于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的一些材料。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
8、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言:燃气炉爆炸的警示 一、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1.我们都是消费者 活动一:你知道还有哪些消费? 有购买食品、购买服装、购买住房、购买日用品、交通工具、购买通讯工具等吃、穿、住、行、用的方面的消费(物质消费);还有欣赏音乐、看电影、唱卡拉OK、旅游、阅读文艺作品等生活性精神消费。 (1)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 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
9、。个人消费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2)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什么?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我们选择、购买商品,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因而对于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 活动二:顾客就是“上帝”,经营者本应尊重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是真是假?为什么图中的厂家和店家如此对待“上帝”?在现实生活中,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不真也不假。 图中的厂家和店家如此对待“上帝”,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俗
10、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规模扩大,花色品种繁多,构造日益复杂,这使得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 (3)消费者需要保护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 活动三:上面两个场景中,消费者处于什么地位?会有何感受?图“变色镜”中说的是“店大欺客”的现象。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图“该找谁?”中说的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见利忘义”,个别经营者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些都是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对此,消费者感到被欺诈、坑害,内
11、心非常气愤。 活动四: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种类 对应现象举例 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 贩卖假酒、假药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 动手摸了商品就得买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有的超市非法搜身 在服务领域,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日趋严重有的手机、轿车不履行售后服务合同等个别经营者欺诈、坑害消费者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活动五: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意义? 地位: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消费者所付出的费用,已包括商品的成本和经营者所赚取的利润。因此,消费者有权以合理的价钱,购买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 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12、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活动六: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益呢?让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共同探讨。假药致人丧命;假酒致人中毒;劣质刹车器导致车祸;劣质热水瓶爆炸伤人。这些商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危害?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如:强制购买、搭配销售;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强制交易等等。 要避免对消费者的这些危害,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权利。(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权利名称 主要内容生活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
13、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产品或服务缺陷伤人损物,如伪劣药品害人、食物中毒等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享有知悉其相关情况的权利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强制购买、搭配销售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强制交易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商家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赔偿要求或互相推委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商家对消费者随便搜身、歧
14、视、辱骂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对消费者反映的情况置之不理或打击报复获得教育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结社权消费者享有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活动七:食品过了保质期。主要成分为玉米面的“强灵助长晶”。塑料做的“高级照相机”。买了这样的商品,我们会有什么感受?略 要避免糊里糊涂被欺骗的情况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知情权 活动八:动手摸了商品就得买。还了价就得买。你有过被迫买自己不想买的商品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略 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自主选择权 活动九:缺斤短两以假充真。如果买东西或接受服务时被无端地多收钱,你有什么感受?略 要避免这种不公平交易的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公平交易权 你认为消费者还应享有什么权利?依法求偿权、受尊重权、监督权、获得教育权、结社权等。活动十:上帝是这样子吗?消费者要做文明的“上帝”。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 (3)消费者要依法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