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童年的朋友(第二课时)一、导入:复习整体读课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二、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1、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三、拓展与运用(一)巧
2、选角度出佳篇1、 描写一人一物,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进行,但唯有某一个角度对于此人是最为贴切与合适的。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作者选取林黛玉这个独特的人物视角,来全方位地介绍贾府上下,别具一格。一是林黛玉初来乍到,对贾府一切充满好奇,当然也就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把贾府看了一个遍。二是黛玉出自名门望府,对贵府中的一应器具,均能叫出名来,换用其他角度的人万万不能的。三是从黛玉的视角来观照贾府一应人等,真实、自然、全面。所以,以林黛玉为视角来写整个贾府是再巧妙不过了!2、 看看文章是以什么角度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参考:文章以“我”,即一个孩子的角度,来静观外祖母的一言一行,自然,真实,从这个角度,更能
3、体现出外祖母虽然经济不富裕,生活不顺心,但是依然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我”!而“我”作为一个孩子,在没有其他亲人关顾的情况下,内心的空白特别需要有人来填补,孩子的心灵又是细腻的,他最善于捕捉到对方的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我”,对于一个善良,纯正而无私的外祖母来说,是一个最好的角度。 3、朗读2-5段,体会这种好处。4、小结:角度选得巧,利于故事展开,便于塑造人物。(二)改换角度创新篇1、 让我们尝试从外祖父、母亲或舅舅的角度来写外祖母,要求着重写是外貌、动作,突出不同人眼中的祖母形象。2、 尝试的外祖母的角度来描写外孙的一个故事,穿插写其外貌,动作或语言,突出外孙
4、的无忧、单纯、调皮。3、 朗读改写的文章,与原文比较,明确恰当的角度对于表现人物的好处。(三)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明确: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四)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因为她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五)你学过本文后,你学到了什么?(主要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小结: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五、课后作业:1、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请你认真观察给你上课老师的眼睛,练习写一段话。2、推荐阅读童年